[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网的设备发现和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9652.X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李巍;赵永彬;金成明;王鸥;杨超;刘为;王飞;陈硕;张雷;周小明;王磊;于亮亮;黄兴;王楠;李娜;张靖欣;周旭;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1 | 分类号: | G06F16/31;G06F16/36;G06Q5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陈福昌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网 设备 发现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电网的设备发现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语义表达的本体模型为数据源建模,其中所述数据源包括设备或/和数据库,所述建立的数据源本体模型中包括数据源的属性信息和对应的操作信息;
发现并接收待接入电网的新设备发送的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注册信息,判断所述新设备在已有的本体知识库中是否有对应的数据源本体模型;
基于判断结果,完成该新设备在所述电网的注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源的属性信息包括设备本身属性或/和协议属性,所述操作信息包括设备能够支持的配置信息或/和操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源具体包括实时数据源或/和历史数据源,所述实时数据源包括传感器或/和执行器,所述历史数据源包括存储信息的数据库,所述建立的数据源本体模型包括基于资源描述框架的数据源本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判断结果,完成该新设备在所述电网的注册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新设备有对应的数据源本体模型,则基于该对应的数据源本体模型创建该新设备对应的记录,并将该记录插入到已有的知识库,完成注册;
如果所述新设备没有对应的数据源本体模型,则基于预设的数据源本体模型为该新设备创建记录,并将该记录插入到已有的知识库,完成注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已经注册在所述电网且已进行初始化操作的新设备,基于该新设备的数据源本体模型对应的相应信息,创建该新设备的数据源实例,所述数据源实例包括数据源的协议、位置或/和端口;
确定与该新设备相匹配的协议或/和配置信息;
基于该匹配的协议或/和配置信息,向该新设备发起采集数据的请求;
基于接收到该新设备的应答,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目标需求端。
6.一种用于电网的设备发现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源、数据聚合装置和本体管理装置,所述数据源包括设备或/和数据库,所述数据聚合装置用于提供通信协议和设备服务发现协议的适配、数据源的注册或/和数据源实例的创建,所述本体管理装置用于对本体信息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数据源的本体信息基于语义表达的本体模型进行建模而得到,所述建立的数据源本体模型中包括数据源的属性信息和对应的操作信息;所述数据聚合装置执行数据源注册操作的过程具体包括:
发现并接收待接入电网的新设备发送的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注册信息,判断所述新设备在本体管理装置中是否有对应的数据源本体模型;
基于判断结果,经由本体管理装置完成该新设备在所述电网的注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源具体包括实时数据源或/和历史数据源,所述实时数据源包括传感器或/和执行器,所述历史数据源包括存储信息的数据库,所述建立的数据源本体模型包括基于资源描述框架的数据源本体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聚合装置或/和本体管理装置设置在电网内的边缘代理服务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管理装置包括本体知识库和本体服务器,所述本体知识库中存储所有数据源本体模型的语义数据,所述本体服务器用于执行数据源的本体记录的查询、修改、删除或/和增加操作,在数据聚合装置获取待接入电网的新设备发送的注册信息的情况下,由本体服务器向本体知识库插入该新设备的数据源本体记录,以完成该新设备在所述电网的注册,所述数据源本体记录包括数据源的位置、通信协议或/和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发现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管理装置还包括本体编辑器,所述本体编辑器用于接收用户对数据源的配置信息进行输入、注册或编辑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6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芯片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壁波纹管聚烯烃母料填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