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品种钢硅脱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0431.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富强;郭晓春;刘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6;C21C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郑瑶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品种 脱氧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H品种钢硅脱氧工艺,以炼钢常用的普通硅铁合金为脱氧物料,利用转炉终点高氧含量控制特性,转炉出钢过程加入硅铁合金与富余氧量进行反应,保证RH初始氧量稳定控制300‑450ppm,降低转炉出钢温降、降低铝夹杂总量、降低成本、提高钢水纯净度及产品质量。本发明结合RH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产品的特性,针对其过程冶炼、脱氧方式、控制要点及成本等,本专利根据硅氧反应原理,采用“硅脱氧”工艺,有效控制RH进站氧含量,降低RH富余残氧,有效解决“碳脱氧”、“铝脱氧”所存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H品种钢硅脱氧工艺。
背景技术
冷轧基料为低碳低硅铝镇静钢,具有优良的抗拉性和延展性,经热轧后,冷轧再加工性能良好,用途广泛,用量较大,深受市场欢迎。
冷轧基料冶炼工艺路径为LF、RH,现国内外绝大多数工厂均以RH冶炼工艺为主。根据其低碳低硅铝镇静钢的特性,转炉终点需低碳高氧出钢(转炉终点控制氧目标400-800ppm、终点碳≤0.06%),RH工艺真空脱碳后存在大量的富余氧量,目前均采用含碳或含铝物料进行“碳脱氧”或“铝脱氧”工艺进行有效去除,其原理即脱氧主要化学反应为:
[C]+[O]=CO,[C]+2[O]=CO2,2[Al]+3[O]=Al2O3
脱氧方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碳脱氧”工艺:脱氧产物CO、CO2为气体,反应后立即排出钢液,其常压下脱氧速度较慢、脱氧能力有限;真空状态下,反应剧烈,易导致喷溅、损坏设备,同时因大量气体外排导致大部分热量损失,需提高系统温度或增加升温幅度,其成本增加。
“铝脱氧”工艺:脱氧产物为固态Al2O3,RH富余氧量完全采用铝脱氧,势必生成大量的Al2O3,将增加钢液中铝夹杂残余量,其残余部分在钢液中聚集形成链状夹杂,影响钢水纯净度及可浇性,甚至影响轧材质量,同时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RH品种钢硅脱氧工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H品种钢硅脱氧工艺,以炼钢常用的普通硅铁合金为脱氧物料,利用转炉终点高氧含量控制特性,转炉出钢过程加入硅铁合金与富余氧量进行反应,保证RH初始氧量稳定控制300-450ppm,降低转炉出钢温降、降低铝夹杂总量、降低成本、提高钢水纯净度及产品质量,具体步骤如下:
终点氧≥450ppm炉次,出钢过程不进行铝脱氧及合金化,采用Si-Fe合金进行脱氧;加入时机为当转炉出钢至1/4~1/2时,加入钢包;加入量如下:以终点氧450ppm为基准、硅铁加入0.26kg/t钢,同时根据终点氧值,每增加100ppm氧值,增加硅铁合金参考加入量为0.13kg/t钢;利用出钢过程及氩站吹氩搅拌,促进硅氧充分反应,进行有效脱氧。
所述硅脱氧工艺用于生产RH低碳低硅铝镇静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结合RH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产品的特性,针对其过程冶炼、脱氧方式、控制要点及成本等,本专利根据硅氧反应原理,采用“硅脱氧”工艺,有效控制RH进站氧含量,降低RH富余残氧,有效解决“碳脱氧”、“铝脱氧”所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1)利用“硅脱氧”化学反应原理[Si]+2[O]=SiO2,替代“碳脱氧”、“铝脱氧”,到达同等脱氧效果;使用物料为炼钢常用的普通硅铁合金,取材方便快捷;
(2)降低钢水过程温降,有效降低系统温度、减少RH升温幅度及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