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工程用塞缝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0577.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华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栋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工程 用塞缝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用塞缝设备,包括第一夹紧器、第二夹紧器、安装支架、薄膜筒、放卷钢筒和密封橡胶,薄膜筒与放卷筒对称铰接在安装支架内,薄膜筒旁侧设有压紧筒,密封橡胶为中空结构,密封橡胶一端缠绕在放卷钢筒上,且其另一端设有膨胀气管和走介管,膨胀气管与密封橡胶内部相连通,走介管贯穿密封橡胶,走介管旁侧设有旋切器,安装支架底部设有调节臂,第一夹紧器通过调节臂与安装支架连接,第二夹紧器为独立副件,并且在其工作状态下与第一夹紧器接近对称,安装支架外部设有牵引辊,牵引辊通过调节支架与安装支架活动连接,本发明可对钢结构的缝隙实施快速的填缝,并且各个填缝件均可以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用塞缝设备。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建造过程中,由于建造和制造公差,钢结构与钢结构之间、钢结构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很容易形成缝隙。对于缝隙的填充问题,很多情况下,填缝后都有一定的强度要求。现有的做法是使用高压注浆机将填缝剂一类的填充物强行注入缝隙中。但是,现有的作法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缝隙中存在气体,填充物中很容易形成气泡,且缝隙的部分位置由于气压作用无法完全填满,因此,给填充物的强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根据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610729373.1公开的一种钢结构清洁塞缝施工工艺,采用以下步骤:一,对设备上需缝隙填充的设备底座边缘进行清理;二,对缝隙进行封堵;三,用填充物对封堵块和设备底座边缘进行密封;四,将封堵块连接上阀门;五,将阀门分别与抽气机和注浆机连接;然后,打开与抽气机连接的阀门,关闭与注浆机连接的阀门;使用抽气机抽取缝隙内部的气体,抽空气体后,关闭与抽气机连接的阀门;六,打开与注浆机连接的阀门进行注浆;七,待填充物干燥后,去除填充物,移除封堵块;八,修复缝隙边缘填充物缺陷。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了缝隙内残余空气造成的缝隙无法填满的问题,提高了填缝效果和强度;而且,还减少了填缝剂从缝隙边缘的溢出,避免了额外的施工清理工作。
上述乃是阐述如何具体对缝隙进行填缝的操作,但是其中所提到的封堵块等器件并未提出他们是何种材料的封堵件,这涉及到能否适应外轮廓不同的缝隙封堵工作,同时封堵块进行封堵后,并对缝隙内填充浆料后,封堵块与固化后的浆料如何完全分离是一个问题,同时分离后,封堵块自身能否保证一定的完整性,可否支持二次或多次使用,同时固化后的浆料由上述方案内所提到的办法会产生二次破坏,此时还要对破坏面进行操作,这样会加大填缝操作的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用塞缝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工程用塞缝设备,包括第一夹紧器、第二夹紧器、安装支架、薄膜筒、放卷钢筒以及密封橡胶,薄膜筒与放卷钢筒均呈竖直并且对称铰接在安装支架内,薄膜筒的旁侧设有压紧筒,压紧筒通过弹性器能够径直朝薄膜筒靠近或远离设置,密封橡胶为中空结构,密封橡胶的一端缠绕在放卷钢筒上,密封橡胶的另一端设有膨胀气管和走介管,膨胀气管与密封橡胶内部相连通,走介管贯穿密封橡胶设置,走介管的旁侧设有旋切器,安装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臂,第一夹紧器通过调节臂与安装支架连接,第一夹紧器始终处于放卷钢筒周边,第二夹紧器为独立副件,并且在其工作状态下与第一夹紧器接近对称,安装支架外部设有牵引辊,牵引辊通过调节支架与安装支架活动连接,牵引辊处于薄膜筒和放卷钢筒之间。
进一步地,密封橡胶为条状或带状,并且其材质为透明橡胶材质,压紧筒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个活动盘,安装支架远离放卷钢筒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每个活动槽内均设有一个活动弹簧,两个活动盘分别能够水平活动的设置在一个活动槽内,并且两个活动盘分别通过一个活动弹簧与活动槽远离薄膜筒的一侧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膨胀气管为橡胶气管,密封橡胶外侧开设有供膨胀气管一端插入的气孔,膨胀气管一端与气孔内壁之间通过冷硫化粘接剂粘接配合,膨胀气管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塑性卡合盘,并且膨胀气管的该一端还设有与第一塑性卡合盘卡接配合的导气钢管,导气钢管上安装有第一手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栋,未经华东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