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防爆盾甲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062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柯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25;C09J7/24;C09J7/38;C09J153/02;B60J3/00;B60J1/2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张建新 |
地址: | 332005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防爆 盾甲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防爆盾甲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防爆盾甲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硅胶保护膜层、耐刮层、基材层、压敏胶层和透明离型保护膜层。该盾甲膜在保护汽车前挡玻璃的基础上,能紧密贴合弧度大的汽车前挡玻璃,韧性大,受到巨大冲击也不会造成玻璃的破碎飞溅,起到防爆的作用;同时该玻璃防爆盾甲膜还具有优异的耐刮、抗老化性能,防紫外线与隔热效果俱佳,使用寿命长,易实现量产化。该新型玻璃防爆盾甲膜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在贴膜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和褶皱,美观性强,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附在汽车前挡玻璃外侧的防紫外线的玻璃膜,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防爆盾甲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前挡保护膜,即贴附在汽车前挡内测的贴膜,只能提供基本的保护作用。当汽车完全暴露在太阳下时,驾乘人员、汽车内饰等经过紫外线长时间的照射,会侵害驾乘人员的皮肤、加速汽车内饰的老化褪色等;汽车前挡玻璃外侧经过雨刮器的长期刮磨、风雨侵蚀等,会造成玻璃外侧磨损严重,影响驾车人员视线,而前挡玻璃一旦被碎石击中,即会破碎飞溅伤害车内人员,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汽车玻璃被外力磨损后需更换,经济开销大,且寿命低。
目前,传统的汽车前挡膜存在防紫外线性能差、韧性差、易老化、易磨损等缺点,且目前市场上的车衣膜都是采用PVC(聚氯乙烯)、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作为基材,只能对汽车前挡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不能有效吸收紫外线,若玻璃收到碎石冲击破碎,保护膜也会被玻璃碎片划破,安全性能低,易老化,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在产品的推广上也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汽车前挡膜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防爆盾甲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盾甲膜在保护汽车前挡玻璃的基础上,能紧密贴合弧度大的汽车前挡玻璃,韧性大,受到巨大冲击也不会造成玻璃的破碎飞溅,起到防爆的作用,同时也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在太阳长时间暴晒的情况下起到耐老化的作用。
一种玻璃防爆盾甲膜,包括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
(1)硅胶保护膜层,其厚度为2~20μm;起保护作用;
(2)耐刮层(改性聚氨酯硬化涂层),其厚度为1~30μm;具有耐刮、防污、热修复的作用;
(3)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基材层的材料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PVC(聚氯乙烯);
(4)压敏胶层(由SBS、SIS、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着色剂等组成),其厚度为3~10μm;起阻隔紫外线和粘黏的作用;
(5)透明离型保护膜层,其厚度为16~75μm;能保持基材表面的光滑度,起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耐刮层的材料为耐磨聚氨酯,硬度高达4H。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可见光波段透过率≥45%。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TPU。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离型保护膜层为PET离型膜层,能保持基材表面的光滑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玻璃防爆盾甲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材层的一侧通过涂布工艺涂布压敏胶层,并复合一层离型保护膜,形成离型保护膜层;其中,基材层的材料为TPU膜或PVC膜;离型保护膜主要起到对基材层的保护作用;
(2)在基材层的另一侧通过涂布工艺涂布耐刮层(改性聚氨酯硬化涂层),并复合一层硅胶保护膜,形成硅胶保护膜层;增强对基材层的保护作用。
上述的玻璃防爆盾甲膜可粘贴于汽车前挡玻璃外侧,能够有效降低汽车雨刮器对玻璃的磨损,使雨刮器刮动更加顺滑,耐刮防污性强,热修复性能佳,增强其使用寿命;遇到外界异物撞击也不会造成玻璃碎裂危害车内人员的安全,韧性强、拉伸性强,防爆性能好;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紫外线,避免车内驾乘人员及汽车内饰在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下车内人员皮肤受损、内饰褪色老化,隔热效果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