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3D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0768.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昊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 模型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处理、增强现实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服务器针对二维图像中的目标对象生成第二3D模型,根据第二3D模型和本地预置的蒙皮骨骼模型确定出骨骼驱动系数集合,并将骨骼驱动系数集合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骨骼驱动系数集合中的骨骼驱动系数对本地预置的蒙皮骨骼模型进行变形,从而得到第一3D模型。该过程中,服务器仅需要将骨骼驱动系数集合发送给电子设备,无需发送第二3D模型,因此能够降低电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带宽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增强现实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备头像照片(Photo-To-Avatar,P2A)功能。基于P2A功能,用户在电子设备中导入一张人脸照片,电子设备自动生成该人脸的虚拟3D模型,电子设备进而利用该虚拟的人脸3D模型生成3D图像或动画等。
基于P2A功能的人脸3D模型生成过程中,电子设备将人脸照片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针对人脸图像生成n个混合形状(blendshape)系数,该n个blendshape系数分别对应不同的blendshape模型。之后,服务器根据n个blendshape系数对n个blendshape模型进行加权,从而得到人脸照片对应的人脸3D模型。最后,服务器将该人脸3D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
上述的人脸3D模型是服务器根据n个blendshape系数对n个blendshape模型进行加权得到,体积庞大,导致服务器将该人脸3D模型发送给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严重消耗带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服务器针对二维图像计算出骨骼驱动系数并将骨骼驱动系数发送给电子设备,由电子设备根据骨骼驱动系数和本地部署的蒙皮骨骼模型生成人脸3D模型,降低带宽消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二维图像中目标人脸的骨骼驱动系数集合,所述骨骼驱动系数集合包含预置在所述电子设备本地的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骨骼驱动系数,所述电子设备利用所述骨骼驱动系数集合中的骨骼驱动系数,对所述蒙皮骨骼模型变形,以得到所述二维图像中目标人脸的第一3D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方法,包括:服务器根据二维图像中的目标人脸生成第二3D模型,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3D模型和预置的蒙皮骨骼模型,确定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骨骼驱动系数,以得到骨骼驱动系数集合,服务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骨骼驱动系数集合。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二维图像中目标人脸的骨骼驱动系数集合,所述骨骼驱动系数集合包含预置在所述电子设备本地的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骨骼驱动系数。
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骨骼驱动系数集合中的骨骼驱动系数,对所述蒙皮骨骼模型变形,以得到所述二维图像中目标人脸的第一3D模型。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3D模型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骨骼驱动系数,确定对应节点的全局刚性位姿矩阵,得到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全局刚性位姿矩阵。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全局刚性位姿矩阵,确定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刚性变换矩阵。
变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刚性变换矩阵,变换所述蒙皮骨骼模型中顶点的位置,以得到所述二维图像中目标人脸的第一3D模型。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片精准上料贴合装置
- 下一篇:穿戴设备和电解质含量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