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1219.X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钱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玻璃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包括杯体、加热板、把手、防滑套和底座,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内胆,且内胆与杯体底部贯穿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杯体下端设置有卡环,且卡环通过与凹槽之间的配合安装有底座,所述把手两端安装有卡扣,且卡扣下方设置有压板,并且卡扣通过卡槽与卡座相互卡合,所述杯体外壁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右侧开设有通孔,并且防滑套外侧设置有防滑豆,而且通孔套接在卡座上。该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设置有底座,可将底座安装在杯底,在放置玻璃杯时可通过底座喇叭状的底部与桌面产生的吸力固定杯体,从而可防止杯体被碰倒而碎裂,避免了玻璃杯碎裂而使人误伤,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
背景技术
玻璃杯是指玻璃制成的杯子,通常由原材料高硼硅玻璃,经过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新型的环保型茶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才是最健康的,因为玻璃杯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当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饮品的时候,不必担心有害的化学物质会被喝进肚子里,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然而玻璃杯虽然通透好看,但是不易保存,必须小心翼翼的放置,否则便会容易碰倒,导致玻璃杯碎裂,而且目前使用的玻璃杯大部分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通常只有储存液体的能力,缺乏一定的隔热、密封和防滑等功能。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玻璃杯不易保存,易被碰倒导致碎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玻璃杯不易保存,易被碰倒导致碎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包括杯体、加热板、把手、防滑套和底座,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内胆,且内胆与杯体底部贯穿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杯体顶部设置有杯口,且杯口通过螺纹连接有杯盖,并且杯口与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而且杯口中间放置有过滤网,所述杯体下端设置有卡环,且卡环通过与凹槽之间的配合安装有底座,所述杯体右侧设置有卡座,且卡座中间开设有卡槽,所述把手两端安装有卡扣,且卡扣下方设置有压板,并且卡扣通过卡槽与卡座相互卡合,所述杯体外壁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右侧开设有通孔,并且防滑套外侧设置有防滑豆,而且通孔套接在卡座上。
优选的,所述内胆的中心线与杯体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内胆与杯体之间形成保温腔,并且内胆的中心线与加热板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杯口的中心线与杯体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杯口与杯盖通过螺纹连接,并且杯口的内径与过滤网的最大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卡座设置有2个,且卡座之间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卡座通过卡槽与卡扣构成卡合结构,并且卡槽的中心线与卡座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防滑套的中心线与杯体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防滑套具有弹性,并且防滑套的内径小于杯体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心线与杯体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底座通过凹槽与卡环构成卡合结构,并且底座下端为喇叭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倒功能的玻璃杯;
1.设置有底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将底座安装在杯底,在放置玻璃杯时可通过底座喇叭状的底部与桌面产生的吸力固定杯体,从而可防止杯体被碰倒而碎裂,避免了玻璃杯碎裂而使人误伤,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设置有加热板和防滑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板可将杯体放置在加热器上对杯体内的茶水进行加热,便于长时间对茶水保温,并且,防滑套对杯体进行保温的同时起到防烫效果,而且防滑套表面的防滑豆可增加一定的摩擦力,避免杯体在手中滑落,增加了该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1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