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1303.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李忆琪;吴志;周苏洋;赵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6;H02J3/14;H02J3/38;G06F30/20;G06F111/04;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状 配电网 区间 潮流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流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遍历整个电力网络,给所有母线编号;
S2:计算配电系统中每条母线的等效功率需求及其波动范围;
S3:选择一个待求的潮流变量;
S4:基于所提出的线性化DistFlow方程,建立与目标潮流变量上下限相对应的优化模型;
S5:通过现有的优化算法求解构造的优化模型,得到目标边界;
S6:计算其他母线上的潮流变量,直到获得所有所需的边界;
S7:得到所有边界,并显示区间潮流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节点编号由自然数1开始,直至节点个数N,在编号过程中无需考虑节点类型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考虑分布式发电和传统负荷的叠加效应,计算配电系统中每条母线的等效功率需求及其波动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选择一个待求的潮流变量,如母线电压幅值、支路有功功率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构建得到的与目标潮流变量上下限相对应的优化模型如下:
obj.是优化模型中目标函数的标志符;
s.t.是优化模型中约束条件的标志符;
min表示以目标函数表达式的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
max表示以目标函数表达式的最大值作为优化目标;
u(j)和v(j)分别表示与母线j连接的下游和上游母线的集合;
Pij和Qij是从i到j支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Pj和Qj是母线j处的等效有功和无功功率需求;
Xij表示从i到j支路的电抗;
ΩN和ΩL分别表示配电系统中的母线和分支的集合;
Usub对应于变电站母线的电压;
Pj-和Pj+分别表示母线j处等效有功功率需求的下界和上界;
Qj-和Qj+分别表示母线j处等效无功功率需求的下界和上界;
DistFlow方程如下所示:
Rij表示分支从i到j的电阻;
在线性化过程中,非线性项和支路功率P和Q相比,非线性项极小,P和Q中损失的非线性项可以被忽略,(Ui-Usub)≈0,所以U2 i≈U2 sub+2Usub(Ui-Usub);
线性化的DistFlow方程如下所示:
根据线性DistFlow方程,建立区间潮流计算的优化模型,对于某一母线i或支路ij通过调整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得到对应于该潮流变量上限或下限的优化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属于线性规划,通过现有的优化算法可以高效求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返回到S3,计算其他母线上的潮流变量,直到获得所有边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区间潮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将S6中得到的所有目标边界按节点顺序从低到高依次显示,得到最终区间潮流分布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13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