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水稻父本辅助撒粉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1533.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8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星;徐锦大;黄赟;赵晋;王建军;陆丹丹;黄益峰;戴津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婺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0 | 代理人: | 胡恩晗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水稻 父本 辅助 撒粉机 | ||
1.一种杂交水稻父本辅助撒粉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行进装置、撒粉装置、扩散装置、驱动切换装置、第一能源装置、第二能源装置,行进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底部的四个轮体(2)和用于驱动其中两个轮体(2)进行转动的行进驱动元件(3),扩散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鼓风机(4)和横向设置的鼓风条(5),鼓风条(5)内部具有内腔,外表横向间隔设有若干吹风口(6),各吹风口(6)与内腔连通,鼓风机(4)的出风口通过一连管与鼓风条(5)的内腔连通,撒粉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撒粉驱动元件(7)、相对于机架(1)横向转动设置的两个转盘(8)、偏心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转盘(8)上的震动驱动元件(9)、一端与震动驱动元件(9)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个转盘(8)固定连接的撞杆(10),撞杆(10)横向设置且与鼓风条(5)平行,鼓风条(5)的吹风口(6)朝向撞杆(10)的活动区域,第一能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行进驱动元件(3)能量来源的第一能源件和第一导线(11),第二能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鼓风机(4)、撒粉驱动元件(7)、震动驱动元件(9)能量来源的第二能源件和第二导线(12),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的中间均具有截断处,驱动切换装置用于间隔性对接第一导线(11)或第二导线(12)使两者分别完成通路,第一导线(11)通路时行进驱动元件(3)启动,第二导线(12)通路时鼓风机(4)、撒粉驱动元件(7)、震动驱动元件(9)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父本辅助撒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转换装置包括四个固定设置的轴套(18)、活动套设在轴套(18)内的对接头杆(19)、固定设置的转换驱动元件(20)、一端固定设置在转换驱动元件(20)输出轴端部的桥架(21)、固定设置在桥架(21)另一端的切换环体(22)、固定设置并横向开设有圆形通孔的支架件(23)、转动设置在支架件(23)圆形通孔内的切换圆盘(24),固定设置在切换圆盘(24) 两侧并处于同一虚拟平面上的两根摆臂(26)、固定设置在两根摆臂(26)端部的对接横杆(27),所述的对接头杆(19)和对接横杆(27)采用导电性材质制成,对接头杆(19)的一端端部用于与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的截断点处固定对接,对接头杆(19)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压片(28),压片(28)背向接头杆的一侧倒有圆角,接头杆上套设有弹簧(29),弹簧(29)的两端分别压设在压片(28)和轴套(18)上,所述的桥架(21)包括横向杆(30)和垂直固定设置在横向杆(30)两端同侧的两个竖向杆(31),其中一个竖向杆(31)的端部固定在转换驱动元件(20)的输出轴端部,另一个竖向杆(31)的端部固定在切换环体(22)上,所述的支架件(23)其圆形通孔内壁上开设有一圈限位环槽,切换圆盘(24)的外壁开设有一圈限位环体,限位环体嵌入在限位环槽内以实现轴向限位,切换圆盘(24)的横向截面穿透开设有一U形缺口(32),U形缺口(32)的截面形状包括半圆,半圆的虚拟圆心在切换圆盘(24)的转轴线上,切换圆盘(24)的U形缺口(32)一侧固定设有引导销体(34),支架件(23)的上方还开设有通路缺口(33),所述的切换环体(22)从成型方式上看由一圆形面围绕其外侧的一点旋转一圈后构成,切换环体(22)的圆形面尺寸与U形缺口(32)的底部一致,切换环体(22)的一部分活动设置的U形缺口(32)的底面,随着切换环体(22)进行活动切换环体(22)处于U形缺口(32)内的部分进行变动,切换环体(22)的外壁设有首位连接的引导通道(35),该引导通道(35)由第一弧形通道(38)、扭转换位通道(37)、第二弧形通道(36)、扭转换位通道(37)进行两两首位对接形成,第一弧形通道(38)开设在切换环体(22)的内侧外壁上,第二弧形通道(36)开设在切换环体(22)的底侧外壁上,第一弧形通道(38)和第二弧形通道(36)的端部均由扭转换位通道(37)连通,第一弧形通道(38)上任意一处到该位置处切换环体(22)的圆形面中心点的虚拟直线为横线,第二弧形通道(36)上任意一处到该位置处切换环体(22)的圆形面中心点的虚拟直线为竖线,引导销体(34)处于引导通道(35)内,上述竖向杆(31)固定设置在第一弧形通道(38)位置所处的切换环体(22)上,引导销体(34)处于第一弧形通道(38)的位置内时U形缺口(32)与通路缺口(33)对齐形成整体缺口,整体缺口能使固定在切换环体(22)上的竖向杆(31)经过,引导销体(34)处于第一弧形通道(38)的位置内时对接横杆(27)与第一导线(11)截断处的两个对接头杆(19)对接形成通路,引导销体(34)处于第二弧形通道(36)的位置内时对接横杆(27)与第二导线(12)截断处的两个对接头杆(19)对接形成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15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