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发电技术的图书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1885.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6/14;F24F13/02;F24F13/28;E04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滨滨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发电 技术 图书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发电技术的图书馆,图书馆内循环空气,经过处理后,通过压缩装置压缩,经过喷射装置,与同样被处理的所压缩的新鲜空气,分别通过引射,或者被引射方式,混合,喷入涡轮发电装置发电,用于自发电及空气调节,所发的电力存储,和外界能源一块,单独,或者混合提供给图书馆的用电设备使用,所需要空气加湿量,通过被引射的空气提供;所需要的新风量,则通过新鲜空气提供;采用本方案,根据需要,把被处理的新风,以及循环空气,或者引射,或者被引射,混合后,用于自发电及空气调节空气,在满足图书馆对温湿度,及洁净度需求基础上,达到降低了对外界能源依赖的目的,相对于现有图书馆的中央空调系统,结构简单,且更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自发电技术供电的图书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如何减少消耗能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图书馆对图书馆的空气调节,一般常常使用到中央空气调节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对图书馆温湿度,洁净度,以及新回风比等参数调节,常规的中央空调,调节方式一般是,先对适合的空气参数进行调节后,再混合,最终送入图书馆适用空间中,对使用空间的温湿度、洁净度,以及新回风比进行调节,存在风系统调节复杂复杂,且使用外界市电电力,浪费能源,能效比不是很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发电技术的图书馆,包括涡轮发电装置、压缩装置、喷射装置,图书馆内使用空间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压缩装置压缩,并重新被降温,或者加热后,通过所述喷射装置,与所压缩的外界新鲜空气,通过引射方式,混合后,喷入所述涡轮发电装置中,推动所述涡轮发电装置的涡轮叶片转动,推动所述涡轮发电装置发电后,再循环进入所述图书馆的使用空间内使用,调节使用空间的温湿度,所述图书馆使用空间,需要降温时,被降温的所述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喷射装置,引射压缩的所述外界新鲜空气,混合后,喷射发电;而需要加热时,压缩的所述外界新鲜空气,则引射加热的所述压缩空气,混合后,喷射发电,所发的电力存储在蓄能装置中,和外界能源一块,单独,或者混合提供给所述图书馆的用电设备使用,在调节所述图书馆使用空间的空气温湿度过程中,所需要空气加湿量,通过被引射的空气提供;所需要的新风量,通过所述外界新鲜空气提供。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空气、外界新鲜空气,进入所述喷射装置前,均通过过滤设备过滤处理,所述过滤设备为初效、中效,或者高效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可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对空气进行通过过滤器单独,或者组合处理,根据需要,处理空气,可使处理后的空气达到使用要求,从而保证使用空间达到所需要的洁净度要求的效果。
进一步地,进入所述喷射装置的引射口处,还设置加湿器,用于调节通过所述引射口进入喷射装置的空气加湿量,所述加湿器,为电极式加湿器,或者高压微雾加湿器。
设置加湿器,可保证使用空间达到所需要的湿度要求的效果,而使用电极式加湿器,或者高压微雾加湿器,能进一步保证达到可靠,且精确加湿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设置热泵型制冷系统,所述热泵型制冷系统用于循环空气的降温,或者加热。
使用热泵型制冷系统,处理循环空气,可达到快速所处理压缩空气,及时响应使用空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同时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型制冷系统使用制冷剂为环保制冷剂。
使用环保制冷剂,能达到在使用制冷系过程中,无污染环境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界能源, 为太阳能加热发电设备。
外界能源为太阳能加热发电设备,能达到充分利用外界丰富的太阳能绿色能源,减少对外界电力能源依赖,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加热发电设备,可提供太阳能电力,以及太阳能热量加热所述循环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1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