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楼板负弯矩筋多变间距钢筋焊接网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2071.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芮元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4 | 分类号: | E04C5/04;E04G21/1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弯矩 多变 间距 钢筋 焊接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楼板负弯矩筋多变间距钢筋焊接网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作为负弯矩筋的板面焊网铺设时难定位且纵横筋重叠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根横向及纵向相垂直的钢筋焊接成的面网,面网铺设在纵向的高梁上,面网上留有纵向定位空洞,其数量与面网跨越的高梁数量相等,纵向定位空洞在面网上的位置与高梁的位置一致,纵向定位空洞两侧相邻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与其所在处高梁的宽度一致;本发明有利于提升现浇混凝土楼板负弯矩筋的施工质量,同时可以合理节约钢材,减少人工,加快施工速度,另外各面网的钢筋均可完美对齐,并且接头处相接触,让受力钢筋传力更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浇楼板负弯矩筋多变间距钢筋焊接网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筋,施工时常用手工绑扎的方式进行,手工绑扎速度慢、效率低,人工消耗大且钢筋间距不均匀。一些较先进的业主、设计或施工单位会采用钢筋焊接网(以下简称“焊网”),板底焊网通常不会有问题,但作为负弯矩筋的板面焊网(以下简称“面网”),一般厂家的方案只能保证面网中钢筋的直径、间距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布置方案中的搭接位置、长度在理论上符合规范要求,但真正在工地由工人铺装时,工人没有定位依据,十几片面网铺下去,误差就会累积发展成错误,以常用的实际施工情况举例,一片面网20多平方、200kg左右,一旦放下,就与周边面网的纵、横钢筋交织在一起,再抬起来调整位置的难度极大,从而导致短方向和长方向钢筋的搭接长度时长时短,于是搭接位置与设计方案中的就不一致,对结构受力极其不利,甚至导致楼板有开裂风险;
从微观的角度看,面网中纵、横向钢筋重叠,导致钢筋高度为纵、横向钢筋直径之和,而楼板的顶面标高是确定的,这样就会造成楼板面网钢筋上方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如图1所示),承受荷载后,容易局部开裂,对此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降低梁顶主筋的位置、缩小箍筋高度,虽然在浇筑混凝土后看不出问题,但实际上是减小了梁的高度,大幅降低了梁的正截面承载能力,比局部的楼板开裂的危害更大,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如果为了解决该问题而从设计之初制定更高的楼板顶面标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成本大大提高,而且会进一步增加建筑重量。因此,急需一种现浇楼板负弯矩筋多变间距钢筋焊接网及施工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人设想,如果可以令面网和梁之间存在一定的定位方式,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施工工作中,纵、横向梁的相交处,实际上是纵、横向梁的主筋在竖直方向上搭接,也就是说面网铺设在纵、横向梁相交处时,主要搭在高的梁上,只要令较高的梁上方的面网卡在其上即可实现定位,而单一方向的梁则同理且没有高低梁之分,也可以说都是高梁,只要能卡在该方向的梁上即可,本发明是出于这样的前提进行的构思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楼板负弯矩筋多变间距钢筋焊接网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作为负弯矩筋的板面焊网铺设时难定位且纵横筋重叠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楼板负弯矩筋多变间距钢筋焊接网及施工方法,包括由多根横向及纵向相垂直的钢筋焊接成的面网,面网铺设在纵向的高梁上,面网上留有纵向定位空洞,其数量与面网跨越的高梁数量相等,纵向定位空洞在面网上的位置与高梁的位置一致,纵向定位空洞两侧相邻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与其所在处高梁的宽度相适应。
优选的,高梁有三根,宽度分别为a、b和c,纵向定位空洞包括空洞一、空洞二和空洞三,空洞一、空洞二和空洞三两侧钢筋的间距分别为a、b和c;面网的纵向钢筋焊接在横向钢筋的下端,纵向定位空洞与高梁的上端卡接。
优选的,高梁的垂直方向上还设有横向的低梁,面网上留有横向定位空洞,其数量与面网跨越的低梁数量相等,横向定位空洞在面网上的位置与低梁的位置一致,横向定位空洞两侧相邻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与其所在处低梁的宽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
- 下一篇:一种许氏平鮋耐低氧个体筛选的分子标记及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