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片上总线的路由方法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261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总线 路由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片上总线的路由方法以及系统,所述路由方法包括:获取总线上至少一个目的端口中各目的端口的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口中各目的端口在未来预计时间段内的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根据所述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和所述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为来自于源端口的待传输数据确定传输策略。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通过监测总线传输过程中各目的端口的实际带宽占用情况和预测带宽占用情况,进而为待传输的数据提供合适的目标出口,当数据传输方向为上行时以使待传输数据通过目标出口发送至与目标端口相连的主机(或片上存储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IO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片上总线的路由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I/O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中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其技术特性决定了计算机I/O的处理能力,进而决定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以及应用环境。从根本上讲,无论现在还是将来,I/O技术都将制约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尤其在高端计算领域。
计算机I/O外设主要包括与PCIE、USB、SATA以及Ethernet连接的设备。在服务器应用中,涉及多路I/O设备访问内存,以及多路I/O设备之间的P2P(Peer to Peer)的访问。这些I/O设备的访问需要满足带宽的需求,也需要统一灵活的路由管理。在片上系统或者系统级芯片SoC芯片中,该路由管理由专门的IO路由模块实现,IO路由模块或统称为IOHUB。IOHUB连接各种I/O外设和CPU内存,也路由本地到远端的I/O设备以及内存访问。随着服务器对I/O设备需求的增加,服务器SoC芯片需要支持更多的I/O设备,满足更大的带宽需求。
因此如何满足更多外设对CPU内存的同时访问,同时提升IOHUB的路由能力成立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片上总线的路由方法以及系统,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有效提升IOHUB的带宽和传输效率。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目的端口target port的数量,可支持更多源端口source port,通过带宽监测机制和灵活路由的改进,提升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片上总线的路由方法,所述路由方法包括:获取总线上至少一个目的端口中各目的端口的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的端口中各目的端口在未来预计时间段内的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根据所述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和所述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为来自于源端口的待传输数据确定传输策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通过监测总线传输过程中各目的端口的实际带宽占用情况和预测带宽占用情况,进而为待传输的数据提供合适的目标出口,当数据传输方向为上行时以使待传输数据通过目标出口发送至与目标端口相连的主机(或片上存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的端口为与主机或者片上存储器相连的端口,所述目的端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和所述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为来自于源端口的待传输数据确定传输策略,包括:根据所述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和所述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为所述待传输数据从多个所述目的端口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出口;其中,所述目标出口用于向所述主机或者所述片上存储器提供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增加与主机或者内部存储器相连的总线接口的数量,进而可以为来自于更多的I/O设备的数据提供更多的目的端口。通过设置多个目的端口可以满足随着I/O设备的增加,或者随着I/O接口速率的提升和系统应用导致的带宽需求的增加,改善了由于IO路由采用一个与主机或者片上存储器相连的目的端口造成的带宽瓶颈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传输带宽占用量和所述预测传输带宽占用量,为所述待传输数据从多个所述目的端口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出口,包括:根据为所述多个目的端口中各目的端口分别设置的传输带宽阈值和预测带宽阈值,从多个所述目的端口中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
- 下一篇: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