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2727.X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程永志;巨高权;蔡欣;邢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进行 清理 建筑材料 抗压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气缸、压力传感器、显示器、控制器、电机、抽泵和净化器,所述底座的后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板的左端内侧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显示器和控制器均位于支撑板的后端中部内侧。该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度高,便于避免检测过程中建筑材料发生飞溅,便于对检测建筑材料产生的灰尘进行净化,避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便于对底座上的碎渣进行清理,以及便于对清理的废渣进一步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国民经济日益繁荣,使得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而在建设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的质量,为此常通过抗压强度检测装置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以此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现有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度低,在检测过程中建筑材料易发生飞溅和易产生的灰尘,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以及一般不能对产生的碎渣进行清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度低,在检测过程中建筑材料易发生飞溅和易产生的灰尘,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以及一般不能对产生的碎渣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对碎渣进行清理的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气缸、压力传感器、显示器、控制器、电机、抽泵和净化器,所述底座的后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中部内侧卡合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端内侧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块,并且压块的下端内侧镶嵌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前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右侧贴合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显示器和控制器均位于支撑板的后端中部内侧,且支撑板的内侧卡合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后端内侧镶嵌连接有透明板,且挡板的中部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杆,并且调节杆的下侧连接有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抽泵位于支撑板的左后端上侧,且抽泵的右端和后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抽出管和通入管,并且通入管的右端连接有净化器,所述底座的前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后侧安装有第三气缸,并且第三气缸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从动板,且从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限制板和活动板,并且活动板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底座的后端内侧粘贴连接有第一磁石,且第一磁石的后侧磁性连接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二磁石的后侧粘贴连接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连接板均与底座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板与支撑板构成不可拆卸结构,并且第一气缸与限位板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与限位板为一体化结构,且齿轮与支撑板贴合连接,并且固定块与支撑板焊接连接,而且固定块与齿条贴合连接,固定块的形状为“L”字型。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和控制器均与支撑板镶嵌连接,且抽泵与支撑板螺钉固定连接,并且抽出管与支撑板为螺纹连接,而且净化器与支撑板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贯穿于底座的内部,且挡板与底座卡合连接,并且挡板呈“U”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调节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调节杆与底座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从动板、限制板和活动板均设置有两组,且移动块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限制板单体均与底座转动连接,而且从动板单体之间和活动板单体之间均为交叉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