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式绝缘间隔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2751.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安;崔琳;余涛;冯艺;李文;王运彪;万智勇;曾宜;梁伟;李卫平;胡超;卢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绝缘 间隔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一种伸缩式绝缘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外导线固定卡座、左伸缩杆、左内导线固定卡座、左绝缘主管、伸缩驱动机构、右伸缩杆、右绝缘主管、右内导线固定卡座、右外导线固定卡座;外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左伸缩杆的左端部,左内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左伸缩杆的左部;左绝缘主管的右端部与伸缩驱动机构的伞齿盒的左端部固定连接,左伸缩杆的右端部穿入左绝缘主管的通孔中与伸缩驱动机构相连;右外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右伸缩杆的右端部,右内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右伸缩杆的右部;右伸缩杆的左端部穿入右绝缘主管的通孔中与伸缩驱动机构相连。可增加组立电杆时升降通道的宽度,有效的保证电杆与低压导线之间规定的安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绝缘间隔棒。
背景技术
0.4kV及10kV带电组立电杆作业时,导线之间安全空气间隙得不到保障。急需绝缘工具撑开导线,增加组立电杆时升降通道的宽度,来保证电杆与低压导线之间规定的安全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绝缘间隔棒,可增加组立电杆时升降通道的宽度,有效的保证电杆与低压导线之间规定的安全距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式绝缘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外导线固定卡座、左伸缩杆、左内导线固定卡座、左绝缘主管、伸缩驱动机构、右伸缩杆、右绝缘主管、右内导线固定卡座、右外导线固定卡座;外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左伸缩杆的左端部,左内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左伸缩杆的左部,左内导线固定卡座位于左外导线固定卡座的右侧;左绝缘主管内为通孔,左绝缘主管的右端部与伸缩驱动机构的伞齿盒的左端部固定连接,左伸缩杆的右端部穿入左绝缘主管的通孔中与伸缩驱动机构相连;右外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右伸缩杆的右端部,右内导线固定卡座固定在右伸缩杆的右部,右内导线固定卡座位于右外导线固定卡座的左侧;右绝缘主管内为通孔,右绝缘主管的左端部与伸缩驱动机构的伞齿盒的右端部固定连接,右伸缩杆的左端部穿入右绝缘主管的通孔中与伸缩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反牙丝杆、左螺母、伞齿盒、主传动轴、右螺母、正牙丝杆、右轴承、左轴承、上轴承、主动伞齿轮、右从动伞齿轮、下轴承、左从动伞齿轮;伞齿盒内设有齿轮腔,伞齿盒上面设有上口、左口、右口,上口、左口、右口分别与齿轮腔相连通,左口的中心轴线和与右口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上口的中心轴线与左口和右口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主动伞齿轮、右从动伞齿轮、左从动伞齿轮均位于伞齿盒的齿轮腔内,右从动伞齿轮位于左从动伞齿轮的右侧,右从动伞齿轮的中心轴线与左从动伞齿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主动伞齿轮的中心轴线与右从动伞齿轮和左从动伞齿轮的中心轴线相垂直;轴主传动的下部通过伞齿盒的上口穿入齿轮腔中,轴主传动的下端部由下轴承与伞齿盒相连,轴主传动的上部由上轴承与伞齿盒相连,主动伞齿轮安装在主传动轴上,右从动伞齿轮、左从动伞齿轮分别与主动伞齿轮相啮合;左绝缘主管的通孔通过左口与齿轮腔相连通,右绝缘主管的通孔通过右口与齿轮腔相连通;
左伸缩杆内为通孔,左伸缩杆的右端固定有左螺母,左螺母旋在反牙丝杆上,反牙丝杆的左部位于左伸缩杆的通孔内,反牙丝杆的右部位于左绝缘主管的通孔内,反牙丝杆的右端部通过左轴承与伞齿盒相连,左从动伞齿轮位于左轴承的右侧,反牙丝杆的右端与左从动伞齿轮相连;
右伸缩杆内为通孔,右伸缩杆的左端固定有右螺母,右螺母旋在正牙丝杆上,正牙丝杆的右部位于右伸缩杆的通孔内,正牙丝杆的左部位于右绝缘主管的通孔内,正牙丝杆的左端部通过右轴承与伞齿盒相连,右从动伞齿轮位于右轴承的左侧,正牙丝杆的左端与右从动伞齿轮相连。
所述左内导线固定卡座包括开口卡环、U型托板、卡销,U型托板固定在开口卡环上,U型托板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插销孔,卡销插入插销孔中(卡销的上端部设有档块);开口卡环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螺杆通过孔,开口卡环套在左伸缩杆上,螺杆的一端部穿过开口卡环上的2个螺杆通过孔后旋上螺母。
所述主传动轴的上端部为方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