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及电能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3043.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张晓宙;张泉;孙凯;豆林林;周渠;刘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0306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压紧 按压 端钮盒 电能表 | ||
本发明属于电能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及电能表,旨在解决现有单点压紧结构的不足及安全问题。本端钮盒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导线口、按压把柄和第一弹压件,第一弹压件上设有一支出端和一平直端,支出端上设有能与导线口对应并用于导线穿设的进线孔,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上并能被第一弹压件的支出端作用的第二弹压件,第二弹压件设有作用于导线上并使该导线压靠于外接铜片的羊角端。本发明采用多点压紧导线的方式使得第二弹压件与导线接触后的导线与导电板是压紧的,避免导线与导电板的虚接,有利于大功率送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及电能表。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现如今电力行业最常见且广泛使用的电能计量装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个行业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人们的用电需求也更加具有个性化,为更好地对电能使用量进行计量,电能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有市面上的电能表用端扭盒多采用人工拧螺丝来压紧接线的方式,即端子的一端嵌置于电能表端钮盒本体下半部中,电能表端钮盒本体端面上设有接线孔,并在各接线孔的上方设有安装螺孔,由固定螺钉用以压接插入接线孔中的线缆,此方法较为原始,使用时的劳动强度较高,且工作效率低。另外,如果操作不当时,可能由于线缆位置偏差,导致接触面积较小而引起局部过热,或者裸露在外面的电线互相接触而短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及电能表,旨在解决现有单点压紧结构的不足及安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导线口、按压把柄和第一弹压件,第一弹压件上设有一支出端和一平直端,支出端上设有能与导线口对应并用于导线穿设的进线孔,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上并能被第一弹压件的支出端作用的第二弹压件,所述第二弹压件设有作用于导线上并使该导线压靠于外接铜片的羊角端。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外接铜片上并用于与导线连通的导电板,导电板在面对导线的对应面设置为与导线相适配的凹弧面。
进一步,导电板固定于本体上,或者由外接铜片悬挑于本体内并被第一弹压件的平直端作用。
进一步,导电板背离外接铜片的背离端穿过进线孔。
进一步,导电板的背离端在轴向一侧或两侧外缘设有避让第一弹压件的折弯部。
进一步,第一弹压件通过第一支承件安装在本体内,第二弹压件通过第二支承件安装在本体内。
进一步,第一弹压件和第二弹压件均采用弹性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能表,包含上述的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
优选的,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设有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着力于改变现有的人工拧螺丝来压紧接线的方式,达到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成本的效果。
2.本发明采用导电板压线处圆弧设计方案,避免现有的电能表在免拧端子时,因单点压紧导线且导电板压线处为直面而导致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引起局部过热的问题,进而安全高效的开展接线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3.本发明采用多点压紧导线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以单点的方式压紧,使得弹性元件与导线接触处的导线与导电板是压紧的,或在其它位置导线与导电板不是虚接的,以利于大功率送电。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西南大学,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