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莨绸的印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3074.7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樊启平;赵欣;赵瀛;王恒武;赵晶;蔡祖伍;赵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喜得宝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33 | 分类号: | D06M15/333;D06M13/463;D06M15/03;D06M15/09;D06M15/11;D06M15/13;D06M15/233;D06M15/263;D06M15/29;D06M15/564;D06M15/643;D06P1/00;D06P3/04;D06P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顾晨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莨绸的印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客户需求选择染色或印花,其中染色步骤:坯稠准备;染色:根据客户需要染色;刮凃:刮涂涂料和粘合剂;焙烘;砂洗;整理;成检。其中印花步骤:坯稠准备;上浆:采用海藻酸钠等糊料作为主要浆料;数码喷印:根据客户花型进行数码喷印;蒸化:使数码喷印产品充分发色;水洗:洗除浆料;硬挺整理:添加硬挺剂;刮涂:刮涂涂料和粘合剂;焙烘;砂洗;整理;成检。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完全屏弃传统莨绸加工方式,不需要使用莨汁和特需的塘泥,从而获得与传统莨绸风格相似的莨绸产品;打破了传统莨绸制作工艺繁杂,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局限,有效缩短了莨绸加工的交货周期,并突破所必需特殊性塘泥的地域限制,易广泛推广,极大地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染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莨绸的印染方法。
背景技术
莨绸因其具有面料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等优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传统的莨绸受制作工艺的局限,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
目前,传统莨绸的生产工艺完全是手工操作晒莨的染整工艺,精练后的白坯绸经过浸莨汁、晒场晒莨、封莨汁、煮绸、过塘泥等繁琐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莨绸独特的色泽、质感主要来源于其特殊而且非常复杂的染整加工工艺。
除莨汁外,塘泥也是莨绸生产的关键物质因素之一。并不是所有的塘泥都适合用于莨绸生产。广东省顺德地区的灰黑色河泥富含高价铁离子,且未受污染,是莨绸生产过乌的最佳塘泥。纱绸晒莨后过塘泥变成黑色,这是薯莨染料中的单宁与塘泥中的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由此在丝绸织物上形成的单宁酸铁经日光照射,光泽柔和内敛。由此可知,在莨绸的印染过程中,塘泥的使用使得莨绸的制备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延长了莨绸生产的周期。
另外,传统的莨绸印染工艺中,想要获得质量比较好的莨绸需要复杂的工序,这就导致莨绸的生产周期被极大的拉长。
且传统的莨绸印染工艺还需要很大的晒场,使得生产厂家常受到场地大小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莨绸的印染方法,以打破传统莨绸制作工艺繁杂、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局限,有效缩短莨绸加工的交货周期,并突破所必需特殊性塘泥的地域限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莨绸的印染方法,包括染色或印花;
所述染色包括如下步骤:
SA、染色:
SA1、坯稠准备;
SA2、染色:根据客户需要染色;
SA3、硬挺整理:添加硬挺剂,硬挺剂的用量为3%-10%;
SA4、刮凃:刮涂涂料和粘合剂,粘合剂的用量为0-4%;
SA5、焙烘:焙烘的温度为120~150℃,焙烘的时间为5~20min;
SA6、砂洗:采用碱剂0.5~1.5g/L,砂洗时间为30-50min;
SA7、整理;采用柔软剂进行处理,柔软剂的浓度为0.5-1.5g/l;
SA8、成检;
所述印花包括如下步骤:
SB、印花:
SB1、坯稠准备;
SB2、上浆;
SB3、数码喷印:根据客户的花型进行数码喷印;
SB4、蒸化:使数码喷印产品充分发色;
SB5、水洗:洗除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喜得宝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喜得宝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