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3576.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和法洋;李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B23H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徐成泽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包络 蜗杆 量规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得两侧截面齿形的方法,具体如下:
建立第一平面,所述的第一平面为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最大齿厚对应的环面蜗杆圆周方向角度下过环面蜗杆轴线的轴截面;
在第一平面两侧对称建立与第一平面相平行且距离第一平面t/2的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并且,将所述的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分别与环面蜗杆的两侧齿面相交以得到两侧截面的齿形,其中t为齿厚量规的厚度;
将第二平面与环面蜗杆的一侧齿面相交得到的齿形、第三平面与环面蜗杆另一侧齿面相交得到的齿形投影到第一平面中,并分别与齿厚量规的齿顶圆弧和齿根圆弧相连后得到齿厚量规的截面齿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的获得两侧截面齿形的方法分别得到当最大齿厚为上极限齿厚和下极限齿厚时的量规齿形,并将两种量规齿形进行整合,以得到厚度为t的齿厚量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厚度为t的平板上进行线切割以得到所述的齿厚量规。
4.一种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厚量规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所述的齿厚量规一侧设有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上极限齿厚对应的量规齿形,且另一侧设有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下极限齿厚对应的量规齿形。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如下:将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水平放置,而后用齿厚量规沿平行于蜗杆轴线的方向从上方往下移动,并使齿厚量规依靠自身重力安放在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齿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使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两侧的齿面与齿厚量规间的配合间隙或透光程度关于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喉平面对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使用所述的齿厚量规上极限齿厚一侧进行检验,
若环面蜗杆两侧啮入端接触且偏向齿根,则实际齿厚大于上极限齿厚,需继续磨削;
若从啮入端到啮出端及从齿根到齿顶齿面全接触时,则符合上极限齿厚的设计要求,终止磨削进给;
若环面蜗杆两侧啮出端接触且偏向齿顶,则齿厚小于上极限齿厚,再使用下极限齿厚一侧进行检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厚量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再使用下极限齿厚一侧进行检验时,
若环面蜗杆两侧啮入端接触且偏向蜗杆齿根,则实际齿厚大于下极限齿厚,齿厚符合设计要求;
若从啮入端到啮出端及从齿根到齿顶全接触时,则符合下极限齿厚的设计要求;
若环面蜗杆两侧啮出端接触且偏向齿顶,则齿厚已小于下极限齿厚,齿厚不符合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5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