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阻燃防电弧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3685.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丽霞;丁致家;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2G3/44;D06B3/04;D01F6/94;D01F1/06;D06P1/00;D06P1/44;D06P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阻燃 电弧 纱线 制备 方法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阻燃防电弧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涉及纱线织造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导染剂和荧光染料对聚芳噁二唑进行荧光染色获得染色纤维,将所述染色纤维和芳纶1313进行混纺得到芯纱;将硅氮阻燃黏胶、腈氯纶、阻燃涤纶和导电纤维的混合物进行梳理、并条获得外层纱;将芯纱和外层纱经包芯装置进行包芯处理获得双层包芯纱线;先对双层包芯纱线中的腈氯纶进行荧光染色,随后再对硅氮阻燃黏胶进行荧光染色。本申请中芯纱为隔热耐高温纤维,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外层纱为荧光易染色纤维,在芯纱的外层包覆两层外层纱,包覆更均匀,有效解决了高性能防电弧纱线的高可视功能,其结构更紧密,隔热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织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荧光阻燃防电弧纱线、其制备方法和面料。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
传统的混纺和包芯单纱,是利用外层纤维将芯纱包覆形成包芯纱,尤其针对防电弧面料采用的耐高温纤维作为芯纱时,由于耐高温纤维存在染色差且荧光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包芯装置进行外层易染纤维包覆耐高温难染纤维时,由于包覆效果不好,会导致纱线的作为芯纱的耐高温难染纤维会有少部分露在外层易染纤维的外层,进而染色过程中影响纱线的高可视性能。
采用上述纱线制备获得的防电弧面料,无法获得同时满足低克重单层,电弧值高,且满足EN20471的荧光面料。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阻燃防电弧纱线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的荧光阻燃防电弧纱线具有荧光色,具有高可视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阻燃防电弧面料,其具有较高的防电弧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荧光阻燃防电弧纱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采用导染剂和荧光染料对聚芳噁二唑进行荧光染色获得染色纤维,将所述染色纤维和芳纶1313进行混纺得到芯纱;
将硅氮阻燃黏胶、腈氯纶、阻燃涤纶和导电纤维的混合物进行梳理、并条获得外层纱;
将所述外层纱分为第一外层纱和第二外层纱;
将所述芯纱和所述第一外层纱进行第一次包芯处理获得一层包芯纱线;将所述一层包芯纱线和所述第二外层纱进行第二次包芯处理获得双层包芯纱线;
先对所述双层包芯纱线中的所述腈氯纶进行荧光染色,随后再对所述双层包芯纱线中的所述硅氮阻燃黏胶进行荧光染色。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次包芯处理时,所述芯纱和所述第一外层纱的质量比为1-4:6-9;在第二次包芯处理时,所述一层包芯纱线与所述第二外层纱的质量比为1-3:7-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包芯装置进行双层包芯,所述包芯装置包括:第一集聚牵引辊、第二集聚牵引辊、集聚器、芯纱牵引辊、第一外层纱牵引辊以及第二外层纱牵引辊;
所述集聚器包括集聚本体,所述集聚本体沿其进料端到出料端开设有贯通的芯纱通道和外层纱通道,所述芯纱通道和所述外层纱通道平行设置,所述芯纱通道位于所述外层纱通道的内部且处于所述外层纱通道的中心位置,所述芯纱通道的外壁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外层纱通道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板沿着所述集聚本体的进料端到出料端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芯纱通道的长度;
所述集聚器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集聚器和第二集聚器,所述第一集聚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集聚牵引辊的进料端,所述第二集聚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集聚牵引辊的进料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