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节点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4130.9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季相濡;胡红松;郭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2/00;E04B1/61;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36202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 剪力 楼板 节点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节点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节点本体、预制板和连接件,所述节点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剪力墙,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制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灌浆孔,所述灌浆孔的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位置处的上表面,所述灌浆孔的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近所述预制板的末端断面上。本发明在确保强度和延性的同时,免除了钢筋的使用,可有效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节点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于剪力墙和预制板连接的构件大多包括大量钢筋网和型钢等构造,施工工序繁琐,且在制造运输过程中较难确保外露钢筋的间距、曲直等性质,极易导致其在施工现场应用时出现装配连接困难,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另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为带裂缝工作,包裹钢筋的混凝土并不能完全保护钢筋免于因腐蚀性介质侵入构件而产生的强度降低,进而影响连接安全性。因此,使用传统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连接件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质量安全。若能免除受力钢筋在混凝土剪力墙-板连接节点预制件中的使用,则上述问题均可得到解决。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节点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节点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在确保强度和延性的同时,免除了钢筋的使用,可有效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节点,包括节点本体、预制板和连接件,所述节点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剪力墙,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制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灌浆孔,所述灌浆孔的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位置处的上表面,所述灌浆孔的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近所述预制板的末端断面上。
优选的,所述节点本体和所述预制板采用聚乙烯纤维混凝土浇筑而成。
优选的,所述节点本体呈T字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沿所述竖直板的高度方向垂直设置于所述竖直板的中部;所述竖直板的上下两端均为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水平板远离所述竖直板的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上朝向所述预制板的一侧设置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未收缩部分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预制板上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收缩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收缩部与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钢制连接件,包括底槽板和顶盖板,所述底槽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的下方,所述顶盖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的上方;所述底槽板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一个翼板,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均位于两个所述翼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收缩部与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上均开设有一排竖直设置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伸缩部;所述底槽板和顶盖板均设置有两排螺栓孔,两排所述螺栓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收缩部以及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上的螺栓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预制板的收缩部连接;
所述螺栓孔的中距和边距均不小于3倍螺栓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宽度方向上两端分别留有一个所述灌浆孔,所述灌浆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未收缩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收缩部的末端断面;
所述螺栓孔与所述灌浆孔的中距不小于3倍螺栓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4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