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4822.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聂大明;沈方岩;顾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B21B17/00 | 分类号: | B21B17/00;B21B45/02;B21B45/00;B21C3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电动机 流管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轧辊、加热筒、冷却筒、多孔连接块、卷曲机;加热筒内设有加热筒入口端盖、螺旋型线圈、加热筒入口端内壁面、加热芯筒、分离架、隔离陶瓷棒和成型芯棒;冷却筒上设有液氮入口和液氮出口;冷却筒内设有导流片、冷却管和冷却筒出口端盖;多孔连接块设有通槽,其加热筒侧还设有球形凸起;加热筒入口端盖开有通孔,该通孔连通加热筒入口端内壁面形成的腔体;螺旋型线圈绕在加热筒入口端内壁面上;加热芯筒安装在分离架上;分离架连接加热筒;隔离陶瓷棒设置在加热芯筒和成型芯棒之间;成型芯棒插入通槽;冷却筒出口端盖开有成型口;冷却管左端连通通槽,右端穿过成型口;冷却管和通槽的内径均大于成型芯棒外径;加热芯筒内设加热电阻丝;分离架内设有电线通路,用于加热电阻丝通电;导流片由两个侧页对称构成,导流片的截面呈V型;侧页呈直角梯形,边较长的一端朝加热筒;两侧页连接处开有导流片底槽,侧页上开有导流片侧页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轧辊支撑架、加热筒支撑架、冷却筒支撑架和卷曲机集成架;轧辊支撑架、加热筒支撑架、冷却筒支撑架分别支撑轧辊、加热筒和冷却筒;卷曲机安装在卷曲机集成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入口端盖上的通孔为腰型孔;加热筒入口端内壁面为三段式腔面,依次为,第一段以腰形为截面从小到大过渡,第二段截面从腰形向圆形过渡,第三段以圆形为截面从小到大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还设有滑片和滑轨,分离架通过滑片和滑轨连接加热筒,滑片内也设有电线通路,用于加热电阻丝通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与加热芯筒轴线的夹角为3o-5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连接块的加热筒侧还设有凹陷,通槽和球形凸起均设在凹陷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芯筒左端设有加热芯筒尖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架包括圆环和连接片,圆环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圆环和连接片设有电线通路,用于加热电阻丝通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机直径至少为非晶微流管的25倍;所述成型芯棒直径为冷却管直径的2/3~3/4;所述成型芯棒的长度为其直径的5倍;所述导流片侧页槽长度为导流片底槽的2/3。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机器人电动机用微流管的制备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加热电阻丝放置在加热芯筒中,电线通过分离架,到达加热芯筒内腔连接加热电阻丝;
步骤二、将加热芯筒安装在加热筒;
步骤三、将导流片安装在冷却筒;
步骤四、将隔离陶瓷棒安装在加热芯筒和成型芯棒之间;
步骤五、在加热筒支撑架上安装加热筒,并在冷却筒支撑架上安装冷却筒;
步骤六、安装轧辊支撑架及轧辊;
步骤七、旋转轧辊,咬入金属线,给加热筒中的螺旋型线圈和加热电阻丝通电加热,并向冷却筒倒入液氮;
步骤八、铜线经过加热熔化与快速冷却形成非晶,用卷曲机将成型口产出的非晶微流管卷曲成卷,得到非晶微流管的卷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48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