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4957.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莹;罗晓东;邱文可;李苑华;翟明;聂华;叶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陈长益 |
地址: | 514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东 紫珠 液体 创可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其以广东紫珠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制备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的基质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树脂10~20份;增塑剂3~5份;水3~8份;有机溶剂60~70份;所述广东紫珠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20:100~200。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所述的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以广东紫珠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使得制备得到的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除了具有普通液体创可贴的功效外,还能发挥广东紫珠提取物的功效,具有快速止血、杀菌以及消炎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皮肤易受到刮伤、擦伤等形成轻微的创口,目前多用创可贴以保护创口。创可贴,作为一种外科常用药,能够压迫止血、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同时,又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疗效可靠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创可贴的敷料包括以下两种:传统创伤敷料、现代创伤敷料。其中传统创伤敷料是指棉花、羊毛、天然的胶状物以及纱布类的创伤敷料,用以制备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创可贴,虽然普通创可贴可有效阻止细菌感染伤口,但其透气性、防水性差,顺应性较差,不能为伤口愈合提供有利环境,因此传统敷料现逐渐被现代创伤敷料所替代;现代创伤敷料是在传统创伤敷料的基础上逐步研究的,目前现代创伤敷料多用以制备液体创可贴,其主要是为解决普通创可贴透气性差的问题,能够在伤口表面创造湿润的环境,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液体创可贴敷料可分为一下几类:(1)水合胶体类敷料,例如羧甲基纤维素,明胶,果胶等;(2)藻酸盐敷料;(3)水凝胶敷料;(4)半渗透薄膜敷料;(5)成膜材料: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卡波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天然植物胶、丙烯酸树脂等。
由于传统创伤敷料的结构限制,普通创可贴只能用于创伤应急治疗,吸收渗出物,保持伤口干燥,在发生外伤后,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并没有消炎作用;并且纱布透气性差,人体局部所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长期使用会导致伤口及周围皮肤发白、变软,引起继发感染。
因此,提供一种兼具止血消炎杀菌作用的液体创可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广东紫珠(学名: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在岭南地区有大量种植,《客家中草药》记载其为常用客家中草药,在梅州常用作外伤出血的治疗。广东紫珠的药用部位为干燥茎枝和叶,具有收敛止血、散瘀、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症。是民间临床妇科及各科出血症的常用药物,也是目前消炎类“抗宫炎”系列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现代药理研究,广东紫珠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在体外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实验性炎症早期的渗出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反应,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止血效果显著。因此,以广东紫珠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备一种液体创可贴,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并无将广东紫珠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的液体创可贴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以广东紫珠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液体创可贴;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所述的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是以广东紫珠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使用该创可贴,在起到保护创面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广东紫珠提取物的功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其以广东紫珠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
制备广东紫珠液体创可贴的基质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树脂10~20份;增塑剂3~5份;水3~8份;有机溶剂60~70份;
所述广东紫珠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20:10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4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