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分层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528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郑雯;向光华;黄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心血管疾病 风险 评估 分层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群中每个个体的潜在心血管疾病的至少一项数据;
评估模块,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项数据对所述人群中的每个个体按照数据项目进行评分,并将所述评分与预设的危险阈值映射后得到对应每项数据的危险等级;
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个体的每项数据的所述危险等级对所述每个个体按照一预设的层级设置进行划分;
执行模块,用于向对每个所述层级中所述个体提供对应所在层级的治疗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括:危险因素数据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因素数据包括:
年龄数据、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数据、吸烟数据、肥胖指数、血压数据、血脂数据和血糖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数据包括: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群中每个个体的潜在心血管疾病的至少一项数据;
第一存储单元,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至少一项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包括:
评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项数据对所述人群中的每个个体按照数据项目进行评分;
映射单元,连接所述评分单元,用于将所述评分与预设的危险阈值映射后得到对应每项数据的危险等级;
第二存储单元,连接所述映射单元,用以保存所述每个个体的每项数据的所述危险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分层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个体的每项数据的所述危险等级对所述每个个体按照一预设的层级设置进行划分;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每个个体对应的层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一人工智能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个体所处的层级,以及一预训练的模型,对每个个体提供治疗方案;
一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每个个体对应的治疗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三存储单元及第四存储单元形成于一个物理存储器内。
10.一种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分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层管理系统,所述分层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人群中每个个体的潜在心血管疾病的至少一项数据;
步骤S2,根据所述至少一项数据对所述人群中的每个个体按照数据项目进行评分,并将所述评分与预设的危险阈值映射后得到对应每项数据的危险等级;
步骤S3,根据所述每个个体的每项数据的所述危险等级对所述每个个体按照一预设的层级设置进行划分;
步骤S4,对每个所述层级中所述个体提供对应所在层级的治疗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2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