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电流舵DAC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5483.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董舒路;张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68 | 分类号: | H03M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电流 dac 结构 | ||
1.一种分段式电流舵DAC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裂码译码电路、RRBS电路、列温度计译码电路、行温度计译码电路、逻辑选择电路、锁存电路、开关阵列、电流源阵列,以及负载电阻RL1和RL2;9位数字输入被分成三段,分别是低3位D2:0,中3位D5:3和高3位D8:6;低3位D2:0作为分裂码译码电路的输入,分裂码译码电路的输出接RRBS电路的输入,RRBS电路的输出接锁存电路的输入;中3位D5:3作为列温度计译码电路的输入,高3位D8:6作为行温度计译码电路的输入,行与列温度计译码电路的输出接逻辑选择电路的输入,逻辑选择电路的输出接锁存电路的输入;锁存电路的输出接开关阵列的一端输入,电流源阵列接开关阵列的另一端输入,开关阵列的输出接节点Von和输出节点Vop;负载电阻RL1的一端接输出节点Von,负载电阻RL1的另一端接地;负载电阻RL2的一端接输出节点Vop,负载电阻RL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分裂码译码电路包括传输门TG3、反相器INV1以及具有选择功能的模块电路A1、A2、B1和B2,输入为二进制码B2~B0,输出为分裂码S4~S0;所述传输门TG3为常导通状态,TG3的输入为二进制码B2,输出接输出信号S2;所述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为二进制码B2,输出端为其反相信号B2n;所述模块电路A1和A2的结构相同,均由一个传输门和一个NMOS管构成,其中传输门的正相控制端接B2,反相控制端接B2n,NMOS管的栅极由B2n控制,源极接“0”,传输门的输出和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模块电路A1、A2中传输门的输入分别接二进制码B0和二进制码B1,输出分别接分裂码S0和S1;所述模块电路B1和B2的结构相同,均由一个传输门和一个PMOS管构成,其中传输门的正相控制端接B2n,反相控制端接B2,PMOS管的栅极由B2n控制,源极接“1”,传输门的输出和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模块电路B1、B2中传输门的输入分别接二进制码B0和二进制码B1,输出分别接分裂码S3和S4;
所述RRBS电路包括模块电路PRNG和模块电路Rotator;所述模块电路PRNG包括触发器DFF1~DFF15、异或门XOR1、或非门NOR1和或门OR1,其中触发器DFF1~DFF15的时钟输入端均由信号CK控制,触发器DFF1的信号输出为Q0接触发器DFF2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2的信号输出为Q1接触发器DFF3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3的信号输出为Q2接触发器DFF4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4的信号输出为Q3接触发器DFF5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5的信号输出为Q4接触发器DFF6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6的信号输出为Q5接触发器DFF7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7的信号输出为Q6接触发器DFF8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8的信号输出为Q7接触发器DFF9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9的信号输出为Q8接触发器DFF10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10的信号输出为Q9接触发器DFF11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11的信号输出为Q10接触发器DFF12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12的信号输出为Q11接触发器DFF13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13的信号输出为Q12接触发器DFF14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14的信号输出为Q13接触发器DFF15的信号输入,触发器DFF15的信号输出为Q14接异或门XOR1的一端输入,XOR1的另一端输入接Q13,XOR1的输出接或门OR1的一端输入,OR1的另一端输入接或非门NOR1的输出,OR1的输出接触发器DFF1的信号输入,或非门NOR1的输入接信号Q0~Q14;所述模块电路Rotator由多路复用电路MUX1~MUX21组成,输入为分裂码S4~S0,输出为信号M0~M6,其中MUX15的“0”控制端输入接S0,MUX15的“1”控制端输入接S2,MUX16的“0”控制端输入接S1,MUX16的“1”控制端输入接S3,MUX17的“0”控制端输入接S1,MUX17的“1”控制端输入接S4,MUX18的“0”控制端输入接S2,MUX18的“1”控制端输入接S4,MUX19的“0”控制端输入接S3,MUX19的“1”控制端输入接S0,MUX20的“0”控制端输入接S4,MUX20的“1”控制端输入接S1,MUX21的“0”控制端输入接S4,MUX21的“1”控制端输入接S1,MUX8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5的输出,MUX8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20的输出,MUX9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6的输出,MUX9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21的输出,MUX10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7的输出,MUX10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5的输出,MUX11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8的输出,MUX11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6的输出,MUX12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9的输出,MUX12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7的输出,MUX13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20的输出,MUX13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8的输出,MUX14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21的输出,MUX14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9的输出,MUX1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8的输出,MUX1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4的输出,MUX1的输出接信号M0,MUX2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9的输出,MUX2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8的输出,MUX2的输出接信号M1,MUX3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0的输出,MUX3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9的输出,MUX3的输出接信号M2,MUX4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1的输出,MUX4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0的输出,MUX4的输出接信号M3,MUX5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2的输出,MUX5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1的输出,MUX5的输出接信号M4,MUX6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3的输出,MUX6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2的输出,MUX6的输出接信号M5,MUX7的“0”控制端输入接MUX14的输出,MUX7的“1”控制端输入接MUX13的输出,MUX7的输出接信号M6;所述MUX1~7均由异或门XOR1的输出决定是否统一右移一位,MUX8~14均由信号Q4决定是否统一右移2位,MUX15~21均由信号Q9决定是否统一右移4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4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