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容量储氘多间隙漂移腔闸流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5485.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杰;高大庆;上官靖斌;梁桂铭;高杰;李永明;邹建军;王少哲;李明睿;唐勇;金雪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大功率器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16 | 分类号: | H01J17/16;H01J17/26 |
代理公司: |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张文婷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储氘多 间隙 漂移 流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储氘多间隙漂移腔闸流管,包括陶瓷外壳、阳极部件、阴极部件、栅极部件,以及大容量储氘部件,阳极部件和栅极部件之间设有多个漂移腔体,且相邻两个漂移腔体之间、阳极部件与相邻的漂移腔体之间,以及栅极部件与相邻的漂移腔体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每一漂移腔体包括上分压栅部件、间隙过渡陶瓷和下分压栅部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漂移腔及间隙结构,从而多个漂移腔可以形成稳定的电子漂移空间,确保形成稳定的电流,增加耐压间隙,提高闸流管的工作电压,满足大功率、高电压,尤其是75kV以上的大功率工作使用需求,同时采用大容量储氘技术弥补闸流管工作过程中氘气的消耗,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流管,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储氘多间隙漂移腔闸流管。
背景技术
国内公知闸流管由阴极、栅极、阳极和陶瓷外壳等组成,工作电压为单间隙或双间隙。但在超大功率开关电路中,特别是大科学装置中,需要工作电压150kV,脉冲电流20kA,开关速度大于100kA/μs的脉冲充气闸流管。当工作电压超过70kV,单间隙或双间隙充气闸流管则不能满足长期稳定使用要求,需要增加耐压间隙,以提高闸流管的工作电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容量储氘多间隙漂移腔闸流管,满足大功率、高电压,尤其是70kV以上的高压、大功率、长寿命工作使用需求。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储氘多间隙漂移腔闸流管,包括陶瓷外壳和设于该陶瓷外壳一端的阳极部件、另一端的阴极部件,位于所述阳极部件和阴极部件之间的栅极部件,以及位于所述阴极部件上方的大容量储氘部件,所述阳极部件和栅极部件之间设有多个漂移腔体,相邻的两个漂移腔体之间、所述阳极部件与相邻的所述漂移腔体之间,以及所述栅极部件与相邻的所述漂移腔体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每一所述漂移腔体包括上分压栅部件、间隙过渡陶瓷和下分压栅部件,所述上分压栅部件和所述下分压栅部件对应设置形成所述漂移腔体的漂移腔,所述间隙过渡陶瓷设于所述上分压栅部件和下分压栅部件之间将所述上分压栅部件和下分压栅部件之间绝缘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容量储氘部件由多组储氘结构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容量储氘部件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在工作时释放氘气,冷却时吸收氘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间隙内设有一屏蔽罩,形成屏蔽X射线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罩的截面呈U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分压栅部件上设有上引弧杆,所述下分压栅部件上设有下引弧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引弧杆包括设于所述陶瓷外壳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上引弧主杆和垂直设于该上引弧主杆四周的上引弧支杆,所述下引弧杆包括设于所述陶瓷外壳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下引弧主杆和垂直设于该下引弧主杆四周的下引弧支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引弧支杆为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上引弧主杆的垂直其轴线方向的截面的四周;所述下引弧支杆为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下引弧杆的垂直其轴线的截面的四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大容量储氘多间隙漂移腔闸流管通过设置多个漂移腔,并在相邻漂移腔之间及漂移腔和阳极部件及阴极部分之间分别设置间隙,从而多个漂移腔可以形成稳定的电子漂移空间,确保形成稳定的电流,增加耐压间隙,提高闸流管的工作电压,满足大功率、高电压,尤其是75kV以上的大功率工作使用需求,具有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工作电压高、性能优良等优点,同时采用大容量储氘技术弥补闸流管工作过程中氘气的消耗,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大功率器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大功率器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线通讯设备的跨网络切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缆放线器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