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发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5851.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刚;曹达平;马宇飞;叶德林;李明;李正博;曾垂彬;刘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碳化 mxene 还原 氧化 石墨 发热 | ||
1.一种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绝缘层、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第二透明绝缘层以及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覆盖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的一面,所述第二透明绝缘层覆盖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的另一面,所述电极的一端与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电连接,所述电极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透明绝缘层外或者第二透明绝缘层外;
所述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工作电极:提供石墨粉及钼碳化铝粉,将所述石墨粉及钼碳化铝粉研磨至200目以上细度,所述石墨粉与钼碳化铝粉的质量比为1~8:1,将石墨粉与钼碳化铝粉混合后压制成工作电极;
制备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将所述工作电极固定于电解池中,向电解池中添加电解液以使工作电极浸入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为含氟阴离子液体以作为刻蚀剂,将工作电极作为正极并加电压以使含氟阴离子液体电离产生氟自由基,电解结束后,对电解液离心收集沉淀,制得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
制备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所述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按照质量体积之比为50~500mg/ml溶于异丙醇,将含有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的异丙醇进行探头超声,探头超声结束后将含有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的异丙醇进行8000~15000rpm离心10~30min,收集沉淀,将所述沉淀浸入还原性试剂中还原,再进行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将干燥后的沉淀分散于第一分散剂,水浴超声后制得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制备颗粒物树脂浆体:提供颗粒物粉末和第二分散剂并将两者混合,搅拌第二分散剂的同时向第二分散剂中加入树脂,制得颗粒物树脂浆体,所述颗粒物粉末的直径为0.1~1μm,所述颗粒物粉末的浓度为10~100mg/ml,所述树脂的浓度为50~500mg/ml;
制备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将颗粒物树脂浆体、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聚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以及稳定剂按照质量之比为500:1000~10000:1~50:5~20混合,混合后转移至保护性气体环境中、65~85℃下恒温搅拌至体积浓缩至1/2~1/6,制得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油墨;
制备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将所述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油墨采用印刷或者刮涂的方式成膜,再将膜浸入稀酸溶液、洗涤、干燥,制得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导电薄膜;
所述钼碳化铝粉为Mo3AlC2粉,所述颗粒物粉末为碳酸盐粉末或者金属氧化物粉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步骤中,所述含氟阴离子液体为含氟阴离子的有机溶剂,其中,所述含氟阴离子液体中的含氟阴离子为四氟硼酸根离子和六氟磷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化钼MXene/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碳化钼/氧化石墨材料步骤中,所述含氟阴离子液体包括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