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电流波形硬件触发数据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6425.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然;赵祥;潘汉彬;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02 | 分类号: | G01R13/02;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电 波形 硬件 触发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防雷技术领域,用于高压输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二次防雷设备,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雷电流波形硬件触发数据采集方法。本发明针对二次侧防雷设备雷电流波形采集设计了一种硬件触发方式,并配合硬件触发设计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硬件触发的条件下完整的采集到雷电流的波形,为进一步的雷电流特征分析获得更为完整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雷技术领域,用于高压输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二次防雷设备,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雷电流波形硬件触发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高压输变电线路防雷设备主要集中在一次侧,二次侧的雷电流采集设备主要采集雷电流幅值特征,对于雷电流的波形采集较少涉及,现有的雷电流设备多数采用软件触发的方式,软件触发有响应时间长,容易受干扰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的电缆接地环流故障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雷电流波形硬件触发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硬件触发的方式,对雷电流波形采集进行控制,具体为设置雷电流波形的幅值门限,缓存接收到的雷电流波形,并判断雷电流波形是否超出幅值门限,若超出,则触发硬件电路开关信号,开始采集雷电流波形,进入步骤S2;否则不触发硬件电路开关信号;
S2、将硬件电路开关信号触发后采集的波形与硬件电路开关信号触发前缓存的波形进行拼接,获得雷电流波形信号;
S3、对获得的雷电流波形信号进行判断,具体为通过斜率判断波形是否满足雷电流波形特征条件,若满足,则进入步骤S4,否则删除该雷电流波形信号,并回到步骤S1;
S4、获取雷电流波形的幅值和极性,进行存储,完成雷电流波形信号采集。
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硬件触发有效的解决了信号耦合的干扰问题,配合软件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雷电流波形采集的可靠性和采集效率,提高了数据存储效率,比软件触发方式延时更小,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通过第一buffer和第二buffer并列的双buffer来缓存接收到的雷电流波形,第一buffer和第二buffer是交替写入的,具体为:在第一buffer写满后写入第二buffer,第二buffer写满后写入第一buffer,对应的,若触发硬件电路开关信号时,正在写入第一buffer,则步骤S2中是从第二buffer开始读取缓存的雷电流波形,读完后再读取第一buffer,同理,若触发硬件电路开关信号时,正在写入第二buffer,则步骤S2中是从第一buffer开始读取缓存的雷电流波形,读完后再读取第二buffer。
上述方案具体实现可采用FPGA存储单元的乒乓buffer缓存触发信号到达前后的数据,在步骤S2中,将乒乓buffer缓存的数据拼接为一个完整的波形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S4中,进行存储是通过深度可调的fifo进行存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二次侧防雷设备雷电流波形采集设计了一种硬件触发方式,并配合硬件触发设计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硬件触发的条件下完整的采集到雷电流的波形,为进一步的雷电流特征分析获得更为完整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硬件触发方式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雷电流采集通过罗氏线圈实现,触发信号由触发线圈感应产生,经过处理后产生触发脉冲信号,波形数据缓存和拼接操作由采集板上的FPGA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电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6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