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6461.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甄国栋;殷学功;王耘;谢丹;张昌钦;张清华;贾春莉;王朝阳;杨志华;王琛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键式 支路 绝缘 标准化 全自动 测试仪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涉及绝缘测量的技术领域,包括:指令控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绝缘测试模块、支路识别模块以及支路切换模块;支路切换模块用于接收指令控制模块的支路切换指令,绝缘测试模块用于测量接入支路的绝缘数值,本发明通过自动放电技术对测量后的支路自动导通放电,避免遗忘后带来的人身和设备风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绝缘测试过程标准规范,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键式支路间绝缘 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
背景技术
变电站二次验收阶段的交流回路绝缘检测是一个重要的验收工作,现 阶段仍采用人工手动插线、人工读取数据、人工记录、人工手动放电的方 法测量各支路间的绝缘程度。由于绝缘测量要求必须测量支路之间的绝缘, 也要测量支路与地之间的绝缘,绝缘实验操作繁琐,测量的次数是一个排 列组合数学问题,劳动强度随支路数增加呈指数型增长。除此之外,测量 结束后,还需要人工对地放电,否则存在击穿保护装置、高压放电的风险, 因此操作繁琐而且存在遗忘。这种重复性人工手动插线、人工读取数据、 人工记录、人工手动放电的工作性质,简单重复,但极耗费时间和人力, 且存在一定的工作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 试仪,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包括:
指令控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绝缘测试模块、支路识别模块 以及支路切换模块;
所述支路切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控制模块的支路切换指令,所述 绝缘测试模块用于测量接入支路的绝缘数据
优选的,所述指令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GD32F130C8T6。
优选的,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指令控制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打印模块、所述绝缘测试模块、所述支路识别模块以 及所述支路切换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键式支路间 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包括:指令控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 绝缘测试模块、支路识别模块以及支路切换模块;支路切换模块用于接收 指令控制模块的支路切换指令,绝缘测试模块用于获取接入支路的绝缘强 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可以减轻工 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 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 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 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 仪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键式支路间绝缘 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支路切换模块连接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键式支路间 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一种支路识别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6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