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人造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46509.3 申请日: 2020-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2476667A 公开(公告)日: 2021-03-12
发明(设计)人: 姜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 亚恪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7D1/04 分类号: B27D1/04;B27N3/08
代理公司: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地址: 215532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人造板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一种新型人造板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胶合板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步骤:选取多层胶合板、细木工板或齿接板作为内芯层,待用;将木质废弃料和/或植物料打碎或热磨成粉末料并经烘干后加胶粘剂搅拌均匀,得到饰面层材料;先采用铺料机将饰面层材料分别铺敷到内芯层的一侧及另一侧表面,再引入高温高压装置压合,出高温高压装置后进行养生,而后经砂光而在内芯层的一侧表面形成与内芯层结合为一体的第一平滑饰面层及在内芯层的另一侧表面形成与内芯层结合为一体的第二平滑饰面层,最后定尺裁切,得到新型人造板。不会出现分脱、空鼓、横杠之类的有损观瞻的情形;耐冲击性及耐候性;工艺步骤简洁,得到的人造板具备良好的绿色环保、阻燃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合板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人造板并且还涉及该新型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的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它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以及纤维板等等,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多达上百种。人造板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例如一立方米的人造板可替代三至五立方米的原木材料;能被广泛应用于家俱制作和建筑物室内装饰材料。前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的例子如在木材及其木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刨花(刨片)、削片、木质纤维、锯屑、杂条块、颗粒细碎边角料等均可用作人造板的原料,并且还可与前述非木材植物范畴的诸如秸秆、茎蔓、藤蔓等混合使用,对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具有良好隔热隔音、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异、耐候性理想的人造板的用量也相应增加,其中胶合板(即多层胶合板)、细木工板以及齿接板(包括指接板)的使用较为普遍,但是由于这些人造板的表面平整度或称平滑性相对较差,甚至存在严重的凹凸不平情形,对此,目前的处置措施通常在其表面粘覆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也称“蜜胺纸” ),这种措施虽然能使前述人造板的表面获得期望的平整度效果,但是由于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的表面易产生横杠、贴膜翘曲、空鼓等问题,因而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表面貌似平整的人造板并不真正受到人们的认同和器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用面的扩展。此外,对于多层胶合板,在贴覆前述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前还需批腻子填补凹坑及缝隙并进行砂光,因而制作较为麻烦。

就人造板的制作方法而言,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CN110900775A推荐的“一种复合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和CN110978200A提供的“一种复合细木工板的制造方法”,这两项专利申请中的前者是:先将刨花板或木质纤维与胶粘剂搅匀,再铺装于两面对面放置的胶合板之间,而后高温高压处理,经冷却并时效放置再进行定尺锯切、修边等,得到复合胶合板;后者的材料与前者相同,即也是采用刨花板或木质纤维,区别在于诸如胶粘剂的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高温高压工艺参数之类的要素存在差异。并非限于前述两项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各自具有其在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就最终得到的人造板而言,同样存在本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表面平整度欠缺的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加以探索并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平整度优异且不会出现层间分脱和空鼓以及横杠、强度理想、层间结合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以及耐冲击性的人造板。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简练、能使制得的人造板具有期望的环保性以及阻燃安全性并且能使所述人造板的技术效果得以全面体现。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人造板,包括一内芯层、一第一平滑饰面层Ⅰ和一第二平滑饰面层Ⅱ,第一平滑饰面层Ⅰ结合在内芯层的一侧表面,而第二平滑饰面层Ⅱ结合在内芯层的另一侧表面,所述内芯层为多层胶合板、细木工板或齿接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平滑饰面层Ⅰ以及第二平滑饰面层Ⅱ的厚度各为0.8~3mm;所述多层胶合板、细木工板以及齿接板的厚度均为5~2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恪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亚恪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6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