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6745.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远;宋文哲;林甲;李佳;李霞;惠媛;郭京京;吴志刚;方兴;吴俊;王梅香;李传举;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黄冈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歇 进水 高密度 沉淀 运行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悬浮物浓度计(1)、PAC加药泵(2)、PAM加药泵(3)、污泥浓度计(4)、液位计(5)、污泥界面仪(6)、第二悬浮物浓度计(7)、剩余污泥泵(8)、回流污泥泵(9)、搅拌器(10)、混合器(11)、刮泥机(12)、生化污泥泵(13)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悬浮物浓度计(1),设置在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管上;
所述PAC加药泵(2)和所述搅拌器(10),分别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混凝池内;
所述PAM加药泵(3)和所述混合器(11),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絮凝池内;
所述污泥浓度计(4),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推流区内;
所述液位计(5),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预沉区内;
所述污泥界面仪(6),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区内;
所述第二悬浮物浓度计(7),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管上;
所述剩余污泥泵(8),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区底部的排泥管上;
所述回流污泥泵(9),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区底部连接所述絮凝池的混合液回流管上;
所述刮泥机(12),设置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预沉区和沉淀区内;
所述生化污泥泵(13),设置在生化污泥输入管上,所述生化污泥输入管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管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悬浮物浓度计(1)、PAC加药泵(2)、PAM加药泵(3)、污泥浓度计(4)、液位计(5)、污泥界面仪(6)、第二悬浮物浓度计(7)、剩余污泥泵(8)、回流污泥泵(9)、搅拌器(10)、混合器(11)、刮泥机(12)和生化污泥泵(13)电气连接,能根据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状态、污泥浓度状态和污泥位置状态,对该高密度沉淀池进行间歇进水量联动控制、回流联动控制和排泥联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对所述高密度沉淀池进行间歇进水量联动控制为:
当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停止进水后,到达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PAC加药泵(2)、PAM加药泵(3)、回流污泥泵(9)和刮泥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对所述高密度沉淀池进行回流联动控制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污泥浓度计(4)确定的所述推流区内的混合液污泥浓度,若所述混合液污泥浓度不在预定的范围内,则联动控制污泥回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污泥浓度不在预定的范围内,则联动控制污泥回流为:
若混合液污泥浓度小于1500~2000mg/l的范围,则控制提升所述回流污泥泵(9)的运行频率加大污泥回流比,若回流污泥泵(9)运行频率达到设置上限,混合液污泥浓度仍小于1500~2000mg/l的范围,则控制所述生化污泥泵(13)将生化污泥经进水管输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内,直至混合液污泥浓度处于1500~2000mg/l的范围内;
若混合液污泥浓度大于1500~2000mg/l的范围,则控制降低所述回流污泥泵(9)的运行频率减小污泥回流比,并控制所述生化污泥泵(13)减少经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进水管加入的生化污泥量,直至混合液污泥浓度处于1500~2000mg/l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高密度沉淀池进行排泥联动控制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沉淀区设置的污泥界面仪(6)测定的所述沉淀区泥位、出水管上设置第二悬浮物浓度计(7)进行沉淀区的排泥控制,将所述沉淀区的泥位控制在0.5m以下,悬浮物浓度控制在20mg/l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进水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泥位控制为0.2~0.5m,悬浮物浓度控制为10~2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黄冈首创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黄冈首创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67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物传送报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式冷轧管机辊缝调整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