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cRNA18q21.2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中的应用、引物对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7359.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洲;杨伟丽;张美英;苏小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吕纪涛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crna18q21 作为 诊断 食管癌 标志 中的 应用 引物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了LncRNA18q21.2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中的应用、引物对和试剂盒,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LncRNA18q21.2可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和引物对食管癌组织中LncRNA18q21.2的表达的检测可作为食管癌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病灶残留以及复发检测等的有效手段,而且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ncRNA18q21.2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中的应用、引物对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全球第八位常见恶性肿瘤,在全球致死癌症中为第六位,食管鳞癌是食管癌中最常见的类型,食管鳞癌的发病机理同种族、基因和饮食相关。同其它肿瘤一样,食管鳞癌的生理特点也包含表观遗传的异常和生理功能信号通路的失控。化疗、放化疗和手术切除是食管鳞癌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食管鳞癌的5年生存率任然很低(15%)。因此,发现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人类基因组的许多非编码蛋白质部分都被视为“垃圾”DNA。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诸如二代测序等高通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非编码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研究。令人惊讶的是,此类研究表明尽管在某些条件下所有核苷酸中的大多数均可被转录,但只有不到2%的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质。在各种类型的非蛋白质编码转录本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lncRNA被定义为不编码蛋白质且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转录本。LncRNA根据其转录位点可分为基因间转录本,增强子RNA(eRNA)以及与其他基因重叠的正义或反义转录本。lncRNA通过转录调节、剪接调控因子、转录后加工、染色质重塑调节或作为增强子、MiRNA的分子“诱饵”调控蛋白-蛋白、蛋白-DNA和蛋白-RNA之间的相互作用。LncRNA通过这些方式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侵袭、致瘤性、细胞周期和转移等。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RNA芯片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lncRNA被发现。虽然大部分lncRNA的功能并不明确,但有一些与肿瘤相关的LncRNA研究已较成熟,比如MALAT1,PANDA,PCAT-1,PCA3等,还有一些正在研究中,可作为肿瘤的诊断或治疗新策略。例如SAMMSON特异表达于90%以上的人类恶性(而非良性)黑色素瘤临床样本中,可作为恶性黑色素瘤的一个生物标记物;因为SAMSSON基因不表达于良性黑色素瘤中,它的出现有可能是开发出新诊断工具、显著改善黑色素瘤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HULC(th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upregulated lncRNA)在HCC患者中高表达,可以通过常规PCR方法在血液中检测出来。已开发出的质粒BC-819(DTA-H19)利用lncRNA H19的肿瘤特异性表达,在H19启动子的调控下携带白喉毒素A亚基的基因。肿瘤内注射可诱导肿瘤中白喉毒素的高水平表达,从而在试验中降低了多种人类肿瘤的大小。但目前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研究尚少,lncRNA在食管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价值尚有待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LncRNA18q21.2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中的应用、引物对和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LncRNA18q21.2能够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LncRNA18q21.2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ncRNA18q21.2的RT-PCR引物对,所述RT-PCR引物对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