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原位水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7404.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星;董志国;申欣;李健;尼倩;阎斌伦;柳佳玲;陆梓瑜;彭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2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穆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梭子蟹 养殖 池塘 原位 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一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原位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前期准备;(2)海蜇养殖;(3)三疣梭子蟹养殖;(4)日常管理;本发明中海蜇可以摄食三疣梭子蟹残饵和浮游动物,不需要经常性的肥水,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海蜇生长速度;本发明与传统的单养模式养殖三疣梭子蟹相比,节约水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与海蜇养殖相比,减少饵料投喂,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不存在二次污染,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原位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三疣梭子蟹养殖发展迅速。然而,三疣梭子蟹养殖过程中饵料主要以野杂鱼为主。不仅效益不高,而且饵料利用率低,易污染养殖水体。因此,三疣梭子蟹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无机盐不仅引起环境污染,而且胁迫三疣梭子蟹的生长,甚至直接造成三疣梭子蟹的大量死亡。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同化作用是控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但水体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另外,浮游生物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不能将浮游生物及时收获或移出养殖水体,浮游生物衰亡后其固定的无机氮、磷等营养盐可能会导致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
海蜇一种大型的食用水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海蜇主要以桡足类、介形类、端足类、枝角类和硅藻等浮游生物为主要饵料。海蜇滤食性强,能够快速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可以有效控制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中国沿海分布的海蜇自然资源有限,其产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很不稳定,但海蜇养殖却具有低成本、高产出的特点,非常适合人工增养殖。近年来,海蜇养殖业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已成为一新的海水养殖品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关于海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条件、生长发育、多品种混养等。
现有技术中,在三疣梭子蟹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影响三疣梭子蟹的生长与存活,通常需要对池塘水体进行定期换水,增大了成本,而且,在换水过程中会影响三疣梭子蟹生活环境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三疣梭子蟹的大批量死亡。
因此提出一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原位水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原位水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原位水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前期准备:修整池塘,使之底部平坦,保持池塘水深为2.5-3m,在池塘近中央区域用聚乙烯网围起作为海蜇养殖区域,聚乙烯网围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20-30%;
(2)海蜇养殖:池塘水体温度稳定保持在16℃以上,将海蜇苗放至海蜇养殖区域,海蜇放苗时间为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3)三疣梭子蟹养殖:将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放入池塘内除海蜇养殖区域外的任意位置,II期—V期幼蟹,向池塘内定期投入丰年虫,V期幼蟹以后,定期向池塘内投入篮蛤和新鲜杂鱼;
(4)日常管理:每天巡视并及时捞出海蜇养殖区域内的敌害生物;每月清理聚乙烯网的表层;及时捞出死亡的三疣梭子蟹;养殖期间,定期检测池塘水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池塘进水后,向池塘内添加有机物。
优选的,所述有机物包括鸡粪、鸭粪、腐殖质和氨基酸。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网围区域为近似圆形,且聚乙烯网上沿高于池塘水面20cm-30cm,所述聚乙烯网的网目为20-5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5月中下旬放苗密度可控制在伞径3-5cm的海蜇苗70-80个,6月下旬放苗密度可控制在伞径5-7cm的海蜇苗50-60个,9月上旬放苗密度可控制在伞径7-10cm的海蜇苗30-5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