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7578.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46;B29C33/30;B29C33/44;B29K10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制备 模具 方法 | ||
1.一种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凸模(1),其下端设有环形的上模压头(11);
凹模(2),可拆卸设置于模座(21)上,其至少由两块模块(22)拼装而成,模块(22)上设有凹腔(23),各模块(22)拼装后其上的凹腔(23)围合形成与上模压头(11)外围配合的且上下相通的环形凹模腔;
环形模芯(3),同轴贯穿上模压头(11)、环形凹模腔设置,其包括:芯座(31)、至少两块沿环形径向移动设置于芯座(31)上的弧形芯模板(32)、以及沿环形轴线移动设置的芯模头(33),各块所述弧形芯模板(32)拼装后,其外围形成环状,所述弧形芯模板(32)与芯模头(33)之间通过径向缩放机构与芯模头(33)连接;
下凸模(4),其上端设有环形且与环形凹模腔配合的下模压头(41),所述的环形模芯(3)同轴贯穿下模压头(4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缩放机构包括:设置于弧形芯模板(32)上的倒锥形凹腔(34)、以及同轴设置于芯模头(33)上的倒锥形模头(35),所述倒锥形模头(35)下移时,与倒锥形凹腔(34)配合使得弧形芯模板(32)沿径向向外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凹腔(34)上设有开口朝环形轴心的截面为C形的限位槽(36),所述倒锥形模头(35)外围上设有与限位槽(36)相配合的限位条(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座(31)上沿环形径向开设滑槽(38),所述弧形芯模板(32)底部设有与滑槽(38)配合的滑块(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模(1)绕环形轴线转动设置于上模座(12)上,所述上模座(12)上设有用以控制上凸模(1)转动的旋转复位机构;所述下凸模(4)绕环形轴线转动设置于下模座(42)上,所述下模座(42)上设有用以控制下凸模(4)转动的旋转复位机构;当上凸模(1)、下凸模(4)向凹模(2)挤压时,分别通过旋转复位机构驱动绕环形轴线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51)、第二斜面(52);所述凹模(2)上、下端面均设有第一斜面(51),且斜面的朝向相反;相应地,所述上凸模(1)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斜面(52),其与凹模(2)上端面上的第一斜面(51)相配合;所述下凸模(4)的上端面同样设有第二斜面(52),其与凹模(2)下端面上的第一斜面(5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碳支撑环制备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配制碳纤维混合料:将短切碳纤维、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促进剂按照质量比75~130:30:0.8~1.2:0.5~1.5的比例进行混合分散,备用;
S2、合模:首先,将模块(22)拼装后放置于模座(21)上,芯座(31)带动各弧形芯模板(32)上移至环形凹模腔内,相应地,芯模头(33)下移且通过径向缩放机构使弧形芯模板(32)径向外扩;其次,下凸模(4)上移使下模压头(41)移至环形凹模腔中的下预压位;
S3、压制成型:第一阶段,将S1中的碳纤维混合料装填入环形凹模腔中,上凸模(1)下移使上模压头(11)移至环形凹模腔中的上预压位;第二阶段,上凸模(1)继续下移,且下凸模(4)上移,进行同时模压形成碳碳支撑环坯体,并至固化稳定;
S4、出模:首先,芯模头(33)上移,通过径向缩放机构使弧形芯模板(32)径向内缩;其次,上凸模(1)上移、下凸模(4)下移,与凹模(2)分离;最后,将模块(22)从模座(21)上卸下,并将各模块(22)分散开,使得碳碳支撑环坯体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第二阶段中,上凸模(1)下移的同时绕环形轴线转动,且下凸模(4)上移的同时绕环形轴线转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5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