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夹装数控车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8743.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廖丽军;陈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菲尔美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料夹装 数控车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夹装数控车床,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分离装置、运输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分离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运输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靠近分离装置,所述推送装置设置在运输装置上且位于运输装置远离分离装置的一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原料箱的底部开设有斜边,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加工件放入到原料箱内,利用原料箱的斜边,加工件自动向分离柱的方向移动,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来回伸缩,带动分离柱上下移动,将加工件抬升起来,然后落入到放置口中,分离柱下降后,加工件自动移动上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上料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夹装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数字控制车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车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车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车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车床,代表了现代车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现有技术中数控车床的上料方式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人工将棒料放置在数控车床的三爪卡盘上,然后再将其进行固定,这种人工上料的方式不利于规模化快速生产,因此现有的数控车床还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夹装数控车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控车床加工时人工上料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夹装数控车床,包括工作台、分离装置、运输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分离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运输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靠近分离装置,所述推送装置设置在运输装置上且位于运输装置远离分离装置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原料箱、放置口、分离柱和第一液压杆,所述原料箱设置在工作台上且高度高于运输装置,所述放置口设置在原料箱的侧端且靠近原料箱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分离柱设置在原料箱内且与原料箱活动连接,所述分离柱设置在原料箱靠近放置口的一侧且底端穿过原料箱,所述第一液压杆设置在原料箱的底部且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分离柱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分离柱的底部开设有倾斜的弧面。
进一步,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运输块和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箱设置在工作台上且靠近放置口,所述运输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运输块等距的设置在运输箱顶端的两侧,所述运输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组件对称设置在运输箱的两侧,两个所述运输组件均包括转动杆、联动杆、第一电机、传送带和运输杆,所述转动杆设置在运输箱内,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运输箱且与运输箱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联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和联动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杆和联动杆对称设置在运输箱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运输箱的侧端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转动杆穿过运输箱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两个所述转动杆穿过运输箱的一端上,所述运输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运输杆上开设有弧形槽。
进一步,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动槽、第二液压杆和加工车床,所述推动槽开设在运输箱远离分离装置的一侧顶端,所述第二液压杆设置在运输箱的一侧且输出端设置在推动槽内,所述加工车床设置在运输箱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放置口和推动槽上均开设有两个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使用新型中,所述原料箱的底部开设有斜边,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加工件放入到原料箱内,利用原料箱的斜边,加工件自动向分离柱的方向移动,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来回伸缩,带动分离柱上下移动,将加工件抬升起来,然后落入到放置口中,分离柱下降后,加工件自动移动上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上料效率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菲尔美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德菲尔美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8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载微波天线
- 下一篇:一种桃酥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