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8899.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军;黄佳福;赵彦;陈广生;胡贤贤;向其芝;杨智彬;祁铭;刘文林;董稳军;汪伟;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宁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2;F02B43/10;F02B63/04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郭立宁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脱碳 尾气 发电 系统 | ||
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发电系统,包括:蝶阀、快关阀、减压阀、脱水罐、燃气过滤器、阻火器、氢气发电机组、并网控制柜。在含氢尾气输送管线上串接有蝶阀、快关阀、减压阀,管线连接至脱水罐,从脱水罐顶部出来的管线连接燃气过滤器、阻火器,到达氢气发电机组,通过氢气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并网控制柜,最后输送至电网。本发明利用废气进行资源转化,有效利用余热资源,减少用电负荷,降低综合能耗,节能减排,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制油排放气体中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费托合成是以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条件下合成以液态的烃或碳氢化合物。目前,我国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煤化工企业高速发展,随着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富含H2、CO、CH4等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虽然采取了节能降耗、尾气回收利用等措施,但废气排放仍不可避免,大多数企业将该废气与其它废气汇总至高空火炬系统后进行燃烧处理,该气体经火炬系统排放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果将该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利用燃气发电系统对废气中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进行发电,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中国专利(CN1786119A),公开了《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联产油品和电能的方法》,通过费托合成反应获得液体烃产物、有机含氧化合物、以及未反应尾气。从部分尾气中回收氢气来对液体烃产物加氢提质并进行分馏获得成品油;一部分未回收氢气的尾气,或者与回收氢气的尾气一起,进入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发电。该文献重点是以合成气为原料联产油品,虽然提到费托合成反应获得的含氢尾气可以用来发电,但具体的发电流程及发电设备结构并没有详细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燃气发电系统将废气中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通过内燃机做功发电,实现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化工企业废气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发电系统,包括:蝶阀、快关阀、减压阀、脱水罐、燃气过滤器、阻火器、氢气发电机组、并网控制柜。在含氢尾气输送管线上串接有蝶阀、快关阀、减压阀,管线连接至脱水罐,从脱水罐顶部出来的管线连接燃气过滤器、阻火器,到达氢气发电机组,通过氢气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并网控制柜,最后输送至电网。所述蝶阀和减压阀是控制调节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进入主管道的气体流量和压力,所述含氢尾气经脱水罐和燃气过滤器干燥及除杂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氢气发电机组做功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通过电缆经并网控制柜合闸输送至电力市网,所述快关阀是主体系统快速切断气源的联锁安全保护阀门,所述阻火器是防止主管道发生事故火焰蔓延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发电系统,利用废气进行资源转化,有效利用余热资源,减少用电负荷,降低综合能耗,节能减排,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费托合成脱碳含氢尾气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蝶阀,2.快关阀,3.减压阀,4.脱水罐,5.燃气过滤器,6.阻火器,7.氢气发电机组,8.并网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宁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宁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8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