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气生产系统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9813.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祝甜甜;祝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川县鸿达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0;B01D53/04;B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孙文伟 |
地址: | 3446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生产 系统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气生产系统净化装置,包括冷凝箱、设置在冷凝箱一侧的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至冷凝箱的上侧壁内,冷凝箱底部一侧壁设置有排气管,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螺旋冷凝管,螺旋冷凝管外表面包裹有冷凝液,冷凝箱另一侧设置有净化箱,排气管连通至净化箱的底部,净化箱内侧壁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挡板,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构成净化腔,净化腔内填充设置有石墨碳,净化箱上端侧壁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滤网。本发明初步除尘的氧气经排气管通入净化箱内,氧气上升至石墨碳内,石墨碳可以将氧气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气生产系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氧气净化装置一般都只有一道过滤净化装置,而只能除去氧气中较大颗粒的杂质,细小的粉尘等杂质便难以除去,去除效果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气生产系统净化装置,
包括冷凝箱、设置在冷凝箱一侧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氧气源,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至冷凝箱的上侧壁内,所述冷凝箱底部一侧壁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螺旋冷凝管,所述螺旋冷凝管外表面包裹有冷凝液,所述冷凝箱另一侧设置有净化箱,所述排气管连通至净化箱的底部,所述净化箱内侧壁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构成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内填充设置有石墨碳,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为多孔结构,所述净化箱上端侧壁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滤网。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上端铰接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与所述冷凝箱的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密封层设置为氟橡胶层,所述氟橡胶层包括上氟橡胶层、下氟橡胶层,所述上氟橡胶层设置在所述翻盖上,所述下氟橡胶层设置在所述冷凝箱上,所述上氟橡胶层设置有氟橡胶凸起,所述下氟橡胶层设置有与所述氟橡胶凸起相配合的氟橡胶凹槽。
优选的,为便于所述翻盖的开启与闭合,所述翻盖上设置有把手,为防止操作人员手部打滑,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靠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法兰盖。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上端侧壁还设置有视窗。
优选的,为便于操作人员观测更加清晰,所述视窗上设置有凸面镜。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氧气源的氧气经鼓风机通过进气管通入螺旋冷凝管内,由于螺旋冷凝管外表面处于冷凝液中,当氧气流经过螺旋冷凝管时,冷凝液将氧气中大颗粒物冷凝成雾滴,其中的雾滴和粉尘由于惯性撞击作用而附着于螺旋冷凝管管壁,同时,由于冷凝水管的设置,氧气流经该螺旋冷凝管时被多次改变流动方向而形成旋流,从而发生多次尘液耦合,氧气中的独立粉尘与氧气中的雾滴发生碰撞而凝并,实现初步除雾除尘,实现氧气的净化;初步除尘的氧气经排气管通入净化箱内,氧气上身过程中进过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下表面的第二滤网进一步对氧气进行除尘过滤,氧气逐渐上升至石墨碳内,石墨碳可以将氧气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下表面的第二滤网再一步对氧气进行除尘过滤,净化完成后的氧气通过出气管收集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氟橡胶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川县鸿达气体有限公司,未经黎川县鸿达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