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信系统、方法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9830.7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张鹏;杨文韬;雷富强;张驰;甄君;程骏超;金群昊;王强;杨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系统 方法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信系统、方法和介质。其中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为:从海上终端采集原始数据,根据基于硬件的嵌入式设备私钥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以获得第一数据;数据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预言机引入第三方监管服务来对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审计;数据存证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证,加入时间戳和上传信息以得到第二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以及数据使用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数据中写入访问权限,通过所述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对所述数据的访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信系统、方法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设备之间的通信与协同工作非常重要。以往的系统建设中,往往采用的是中心化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由一个通信枢纽服务为中心,通信个体连接到通信枢纽进行信息交互与协同,通信个体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由通信枢纽进行转发。这样的中心化系统可以实现复杂环境通信,但是却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中心化的通信枢纽受到恶意攻击,整个系统将面临瘫痪的风险。而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复杂环境中不平等信任模式下的信任重建和可信交互,解决中心化通信枢纽面临的安全问题。
组网技术就是网络组建技术。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组网技术有不同的分类依据。网络按交换技术可分为:线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按传输技术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按拓朴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全网状和部分网状网络。按传输介质又可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有线网是指为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连成的网络。无线网是指采用一种电磁波作为载体来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类型。海上装备主要为无线广播网络,且处于安全因素考虑,一般为局域网。
如图1所示,传统的海上装备组网系统多采用树形结构,上级处理单元为根结点,下级处理单元为其叶节点。一个典型的组网系统如上图所示。根结点一方面负责数据的收集汇总,与各叶节点相连;另一方面连接陆上终端,根据数据采集及分析结果,反馈陆上终端,进行相关行动的决策支持。
这种树状模型的海上装备组网系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权力集中、指令明确、信息流畅、权责分明,它可以清楚的定义整个系统的结构,增加、减少其中某组织是十分容易。但是,这一系统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在弱连接、弱协同的海上复杂环境下,如何保障海上终端设备上的传感器能够可信地传输数据,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信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为:从海上终端采集原始数据,根据基于硬件的嵌入式设备私钥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以获得第一数据;数据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预言机引入第三方监管服务来对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审计;数据存证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证,加入时间戳和上传信息以得到第二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以及数据使用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数据中写入访问权限,通过所述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对所述数据的访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系统,所述基于硬件的嵌入式设备私钥为U盾,用于验证所述海上终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系统,所述预言机支持与服务器之间基于https协议的通信,并且提供对数据获取服务的监控证据给所述第三方监管服务。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系统,所述数据存证单元具体被配置为,基于哈希映射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证,并基于存证共识验证经过存证的所述第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