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及其开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9879.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鲁义强;李光;贺飞;刘腾龙;高翔;范书恒;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D9/14;E21D9/087;E21D9/12;E21D23/04;E21D2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煤矿 开采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井田区(6)内布置一个首尾相连的循环式巷道(5),循环式巷道(5)包括至少两条开采巷道(51)和至少一条运输巷道(52),开采巷道(51)延伸在井田区(6)的宽度范围内,运输巷道(52)连接在开采巷道(51)之间,每个开采巷道(51)内均设置有掘进机(1),各个开采巷道(51)内的掘进机(1)沿着循环式巷道(5)依次在各个开采巷道(51)内开采,各个开采巷道(51)的开采面(61)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推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式巷道(5)为类矩形且包括两条开采巷道(51)和两条运输巷道(52),两条运输巷道(52)分别连接在两条开采巷道(51)的两端,掘进机(1)的开采方向与所述开采面(61)的推进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式巷道(5)为类三角形且包括倾斜相连的开采巷道(51)和一条与开采面(61)推进方向平行的运输巷道(52),掘进机(1)的开采方向与所述开采面(61)的推进方向倾斜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机(1)的出渣系统与运煤皮带机(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巷道(51)内设置有液压护顶支架(2)。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机(1)为矩形TBM,矩形TBM通过反力架(4)沿着底座(24)向前推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TBM内设置有朝向所述开采面(61)的推进方向的锚杆钻机(15)。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项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巷道(52)内设置有风门(53)。
9.一种循环式煤矿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井田区(6)内布置一个首尾相连的循环式巷道(5),循环式巷道(5)包括至少两条开采巷道(51)和至少一条运输巷道(52),开采巷道(51)延伸在井田区(6)的宽度范围内,运输巷道(52)连接在开采巷道(51)之间,每个开采巷道(51)内均设置有掘进机(1),各个开采巷道(51)内的掘进机(1)沿着循环式巷道(5)依次在各个开采巷道(51)内开采,各个开采巷道(51)的开采面(61)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推进;所述开采巷道(51)内设置有掘进机(1),掘进机(1)的出渣系统连接有运煤皮带机(3),开采巷道(51)内设置有液压护顶支架(2),掘进机(1)的开采方向与开采巷道(51)的开采面(61)的推进方向相交,掘进机(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开采面(61)的锚杆钻机(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机(1)为矩形TBM,矩形TBM包括矩形TBM刀盘(11),矩形TBM刀盘(11)的后方设置有向后配套拖车延伸的螺旋输送机(13),后配套拖车上设置有连接螺旋输送机(13)与所述运煤皮带机(3)的TBM皮带运输机(14),后配套拖车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4)、上方设置与所述液压护顶支架(2)相连的护顶装置(22),护顶装置(22)的后方设置反力架(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循环式煤矿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护顶支架(2)包括连接在底座(24)支架竖梁,支架竖梁的上端铰接有支架顶梁(21),支架顶梁(21)与底座(24)之间设置有液压立柱(23),所述护顶装置(22)与支架顶梁(2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8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大颗粒尿素造粒系统及造粒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