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挂式多连无人船破损自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0346.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智鹏飞;王澳刚;王慧;朱琬璐;邱海洋;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G01L11/0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挂式 无人 破损 自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挂式多连无人船破损自救装置,包括自救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自救模块包括外壳和控制模块,所述外壳包括半圆柱形的充气室,在充气室两端固定有电子器件安装室,在外壳顶部设置有可弹射的充气囊,充气囊底部与充气室连通,所述外壳底部涂有防水胶,将外壳固定在无人船的适当位置;所述监测模块安装在无人船船舱内,用于监测船舱内的压力,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室内,其与监测模块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安装在充气室内的充气开关工作。其有益效果为可以自行检测到破损情况的发生并进行自救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不改变无人船原本外壳和电路的情况下,为无人船提供了自救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船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挂式多连无人船破损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动控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船舶有关的环境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等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无人船开发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可行性。如今,无人船以无人化、集成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一方面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水下地形地貌测量、大坝安全监测等多项应用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可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详尽、准确的基础资料。眼下,国内无人船的主要用途与应用领域包括:高精度水下地形测绘、大坝堤防安全检测、水文信息自动化监测、水环境自动监测、灾害应急服务。
无人船在工作时完全脱离母船和岸基,深海作业环境更是非常恶劣的,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而且无人船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高技术的集成体,每次实验或作业所获得的资料或数据具有极大价值。如果因故障造成无人船失事沉入海底或丢失,将会造成极大损失,对海洋开发和研究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无人船的自救系统也成为其关键设备之一。
对于许多正在使用的无人船来说,重新设计加入自救系统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没有安装自救系统的无人船在自行执行任务过程中一旦破损就有可能造成损失;现有自救方法中的自救装置必须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与无人船连接在一起,无法转移到其他机器人上,可移动性和便携性大大降低;现有自救方法中的自救装置必须和母体在制造初始的时候设计在一起,对于已经制造好的无人船,加入自救装置需要重新设计电路、外壳和程序,在修改程序后还需要重新调试无人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不破坏无人船原本的外壳和电路的情况下,为无人船提供自救功能。外挂式多连无人船破损自救装置可以避免无人船在执行任务时因破损而沉船,并且由于其外挂式的优点,便于拆卸和安装到其他需要的装置上。
技术方案
一种外挂式多连无人船破损自救装置,包括自救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自救模块包括外壳和控制模块,所述外壳包括半圆柱形的充气室,在充气室两端固定有电子器件安装室,在充气室顶部设置有可弹射的充气囊,充气囊底部与充气室连通,所述外壳底部涂有防水胶,将外壳固定在无人船的适当位置;所述监测模块安装在无人船船舱内,用于监测船舱内的压力,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室内,其与监测模块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安装在充气室内的充气开关工作。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处理器、蓝牙通信装置、GPS定位装置、电磁继电器和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船舱内的压力,蓝牙通信装置用于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GPS定位装置用于实时定位无人船,所述压力传感器、蓝牙通信装置、GPS定位装置和电磁继电器均连接在处理器上,电池为上述装置供电,所述电磁继电器连接在无人船的主供电电路上,用于控制无人船电路的通断。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蓝牙通信装置和充气开关,所述第二蓝牙通信装置和充气开关均与第二处理器信号连接,充气开关用于控制充气室及充气囊充气。
优选的,所述一个所述监测模块与不多于8个所述控制模块配对,所述监测模块在无人船船舱内安装有多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