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散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1972.7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6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波;袁伟;苏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一体化 散热 功能 小型 电脑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散热方法,该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包括外壳、主板、发热组件、及用于为发热组件进行散热的一体化设置的散热装置,主板、发热组件及散热装置均位于外壳内,主板固定于外壳上,发热组件设于主板上,主板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散热装置位于发热组件上方并设于间隙内。通过一体化设计,将发热组件及散热装置位置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小型电脑的整机内的空间,在不增加小型电脑整体尺寸的基础上实现高功耗高性能。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小型电脑的散热方法,该散热方法可将CPU与独立显卡的散热功能轮流,从而实现散热效率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电脑,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大核笔记本、游戏笔记本、上网本层出不穷。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相对于台式电脑,体积小的笔记本或上网本更受欢迎,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需求不断提高,笔记本的CPU朝大核高功耗方向发展,使用高功耗CPU,内部增加独立显卡,增加显示质量,增强内部热器件的稳定性。
将现有笔记本增加大功耗CPU,特别游戏笔记本,CPU散热模组通常需要两个风扇才能满足散热需求;现有笔记本的显示系统用CPU自带的显示功能,无独立显卡,增加独立显卡可满足显示要求高的画面和场景,但是增加独立显卡后,需增加显卡散热模组才能满足散热需求;笔记本中还包括南桥、电源MOS热器件及其他转接高功耗芯片,也需要设置散热模块。若每个发热组件单独的增设散热装置,成本较高,且笔记本空间有限,散热功能被限制。
本发明在提高小型电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空间内解决了散热问题,提供了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散热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散热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小型电脑的整机内的空间,在不增加小型电脑整体尺寸的基础上实现高功耗高性能,且可实现散热效率最大化。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化散热功能的小型电脑,包括:外壳、主板、发热组件、及用于为所述发热组件进行散热的一体化设置的散热装置,所述主板、所述发热组件及所述散热装置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主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发热组件上方并设于所述间隙内。
可选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CPU、独立显卡、南桥芯片及MOS管,所述CPU、所述独立显卡、所述MOS管及所述南桥芯片均插入安装于所述主板的接口。
可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散热鳍片及L形导热管,两个所述散热鳍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左右侧,每个所述风扇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散热鳍片,每个所述导热管一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散热鳍片上,两个所述导热管另一端汇合后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CPU、所述MOS管及所述南桥芯片依次沿垂直于所述导热管另一端长度方向设置;所述CPU、所述MOS管位于所述导热管另一端下方,所述独立显卡位于所述导热管汇合处下方。
可选的,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CPU散热片、南桥芯片散热件及MOS管散热件,所述CPU散热件位于所述CPU上方,所述南桥芯片散热件位于所述南桥芯片上方,所述MOS管散热件位于所述MOS管上方。
可选的,在所述导热管另一端下方固定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垂直于所述导向管另一端长度方向设置,所述CPU散热件、所述南桥芯片散热件及所述MOS管散热件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显卡散热件,所述显卡散热件位于所述独立显卡上方,所述显卡散热件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