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2618.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庆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巨人化学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7/00;C09D5/1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赵晓薇;衣秀丽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浸入 海水 中的 基材 涂料 混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涂料技术领域的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乳液30‑40份,石墨烯粉料5‑8份,锌粉40‑50份,复合粉料20‑30份,三聚磷酸铝5‑10份,分散剂2‑3份,聚酰胺7‑10份,乙二醇乙醚3‑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0.5份,去离子水20‑25份;本发明通过加入片状锌粉和球状锌粉,片状锌粉在涂料中平行排列,相互搭接,使得涂层的孔隙率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涂层的屏蔽性能,使得基材的防腐蚀性能更加优良,同时,加入的球状锌粉充填至片状锌粉的缝隙中,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结构的致密性,通过加入石墨烯粉料,呈片状的石墨烯插接于片状锌粉和球状锌粉之间,形成了多个导电网格,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较好的腐蚀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涂料工艺》一书是这样定义的:“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
涂料一般由四种基本成分:成膜物质(树脂、乳液)、颜料(包括体质颜料)、溶剂和添加剂(助剂)。成膜物质是涂膜的主要成分,包括油脂、油脂加工产品、纤维素衍生物、天然树脂、合成树脂和合成乳液。成膜物质还包括部分不挥发的活性稀释剂,它是使涂料牢固附着于被涂物面上形成连续薄膜的主要物质,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决定着涂料的基本特性。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等,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助剂,如底材润湿剂等。这些助剂一般不能成膜并且添加量少,但对基料形成涂膜的过程与耐久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颜料一般分两种,一种为着色颜料,常见的钛白粉,铬黄等,还有种为体质颜料,也就是常说的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溶剂包括烃类。溶剂(矿物油精、煤油、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醇类、醚类、酮类和酯类物质。溶剂和水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成膜基料分散而形成黏稠液体。它有助于施工和改善涂膜的某些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的大多采用富锌涂料,利用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方法对基材予以防腐蚀保护,但该类富锌涂料的锌粉用量大,浪费较多资源,而且,当涂层中锌粉含量逐渐减少后,锌粉之间的连接性变差,不利于电流的通畅,对基材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提出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乳液30-40份,石墨烯粉料5-8份,锌粉40-50份,复合粉料20-30份,三聚磷酸铝5-10份,分散剂2-3份,聚酰胺7-10份,乙二醇乙醚3-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0.5份,去离子水20-25份。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乳液35份,石墨烯粉料7,锌粉45份,复合粉料25份,三聚磷酸铝8份,分散剂2.5份,聚酰胺8份,乙二醇乙醚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3份,去离子水22份。
优选的,所述锌粉包括片状锌粉和球状锌粉,所述片状锌粉和球状锌粉按质量比4:1混合。
优选的,所述复合粉料包括复合铁钛粉、氧化铁红和云母粉,所述复合铁钛粉、氧化铁红和云母粉按质量比1:1:1.5混合。
优选的,所述所述分散剂为602N、681F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浸入海水中的基材的涂料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巨人化学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巨人化学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2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