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式导向臂商用车空气悬架及其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2639.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朝;乔国强;王栋梁;邝力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联(郑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B60G11/28;B60G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鳌纵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5 | 代理人: | 蔡伶俐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导向 商用 空气 悬架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式导向臂商用车空气悬架,所述车架大梁下方设有导向臂支架和气囊,所述气囊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臂,且导向臂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导向臂支架,所述导向臂中部设有减震器支架,所述销轴穿过减震器支架、减震器保护带固定支架、平垫圈,且销轴通过螺母连接减震器下端,所述减震器上端通过销轴和螺母与导向臂支架连接,所述气囊顶部通过螺母固定供气管路接口,所述供气管路接口通过气管连接高度控制阀,所述车轴一端焊接有衬板,且焊接有衬板的车轴通过连接左右导向臂将左右车架连接成一闭环结构,零件数量减少,结构更简单,紧凑,车桥螺栓免维护,降低后期车辆维护保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空气悬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接式导向臂商用车空气悬架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悬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国家政策推广,空气悬架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普及。空气悬架不仅能有效缓冲行驶路面不平对车辆的冲击,改善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而且减少了随车货物的破损率,降低了车辆的每公里油耗。然而,不同于钢板弹簧悬架结构简单可靠耐用,空气悬架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居高不下,气囊、减震器、高度阀等核心零件需要定期保养,车桥螺栓、导向臂螺栓等紧固件需要保养的频次更频繁,特别是车辆长期在轻微超载、石子路等路况较差的路面上行驶时,车桥螺栓松动的频率比高速路面要高200%。如果不及时维护,就会损坏底盘零件,甚至车辆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焊接式导向臂商用车空气悬架及其焊接方法,取消了导向臂和车桥间的连接螺栓,提前将车轴衬板包住车轴轴管外表面并轴向焊接,再将导向臂通过圆周焊接固定到车桥衬板上,使得零件数量减少,结构更简单,紧凑,车桥螺栓免维护,降低后期车辆维护保养成本,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式导向臂商用车空气悬架,包括车架大梁、导向臂支架、导向臂、减震器、销轴、车轴、气囊和高度阀,所述车架大梁下方设有导向臂支架和气囊,所述气囊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臂,且导向臂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导向臂支架,所述导向臂中部设有减震器支架,所述销轴穿过减震器支架、减震器保护带固定支架、平垫圈,且销轴通过螺母连接减震器下端,所述减震器上端通过销轴和螺母与导向臂支架连接,所述气囊顶部通过螺母固定供气管路接口,所述供气管路接口通过气管连接高度控制阀,所述车轴一端焊接有衬板,且焊接有衬板的车轴通过连接左右导向臂将左右车架连接成一闭环结构。
一种焊接式导向臂商用车空气悬架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焊接前检查并清除车轴焊接区域的油污等杂质;
2)、对齐:将两个衬板放到车轴两端,分别调整衬板中心和车轴一端的板拖的中心重合,衬板内表面与车轴外表面充分贴合后用专用的工装固定;
3)、检查:焊接前检查并保证衬板所有待焊接的焊缝部位位于车轴中心水平方向正负45度的夹角范围内;
4)、焊接:先通过坡口焊(4道焊缝)将衬板与车轴初步固定,然后对衬板与车轴接触的部分焊接,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先以衬板一端的坡口焊A为起点,沿衬板外圆弧逆时针圆周焊接一圈到A结束,衬板与导向臂之间形成焊缝1;接着以衬板另外一端的B为起点,沿顺时针圆周焊接一圈到B结束,衬板与导向臂之间形成焊缝2,最后再以坡口焊A为起点,沿逆时针圆周焊接一圈到A结束,衬板与导向臂之间形成焊缝3,上述3道焊缝之间相互融合,同理右侧导向臂与衬板也按此方法焊接操作;
5)、打磨:焊接完后打磨焊缝光滑平整;
6)、加工:对衬板外表面机加工到尺寸1450.1mm,同时检查并确保焊缝不高于衬板的外表面;
7)、安装:先将焊接好的左侧导向臂穿过上述已焊好衬板的车轴,调整导向臂到车轴左端的相应位置和倾斜角度并用专用工装固定,然后逆时针方向沿着衬板和导向臂接触的区域圆周焊接(焊缝高8mm),焊接后打磨焊缝,右侧导向臂也按上述方法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联(郑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联(郑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2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食用油防止滴漏的灌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