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熟料入口分配系统和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3132.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K·冯韦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利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27D3/04;C04B7/47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朱海涛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熟料 入口 分配 系统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熟料入口分配系统和操作方法。用冷却炉排进行熟料冷却,所述冷却炉排具有接收部分,接着是第二部分,将接收部分的多个炉排元件(12、13、14)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炉排元件联接到至少一个振动驱动单元(50),则可以增强来自熟料的热量回收,所述振动驱动单元用于引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炉排元件(12、13、14)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炉排元件(12、13、14)和/或支撑结构的静止部分和/或基座的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熟料冷却器的水泥熟料入口分配炉排。水泥熟料入口分配炉排包括由多个炉排元件形成的斜槽,这些炉排元件安装到支撑结构上并限定用于从窑炉接收水泥熟料的支撑表面。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水泥熟料入口分配炉排的水泥熟料冷却器,并且涉及具有窑炉的水泥熟料设备,所述窑炉将水泥熟料释放到水泥熟料冷却器。
背景技术
哈德(Harder)的熟料冷却最新趋势(在ZKG International 2011,第3卷,第32ff页中发布)提供了水泥熟料冷却中当前技术的概述,在此全文引用作为参考。
制造水泥熟料(简称熟料)的重要步骤是在水泥熟料窑炉(以下简称“窑炉”)中将原料烧制成熟料。窑炉将熟料释放到水泥熟料冷却器的冷却炉排上。熟料在冷却炉排上形成熟料床,并主要通过与冷却剂的直接热交换来冷却。冷却剂继而被加热,并且相应的热量可以用作例如在煅烧炉中用于干燥原料的工艺用热。为了增加热量的回收,必须形成熟料床,该熟料床在冷却炉排的整个宽度上具有基本恒定的高度。同样,在熟料床的宽度和长度上的熟料晶粒分布应该是均匀的。
水泥熟料冷却器的冷却炉排通常具有至少两个部分:接收部分,其炉排配置为用于接收从窑炉中释放的熟料;以及第二后续部分,其接收来自接收部分的熟料。接收部分也称为入口部分。第二部分后面可以有许多其他部分(例如,参见Karl v.Wedel的IKN炉排冷却器的性能,《水泥国际》,第5卷,2007年,第96ff页;哈德的熟料冷却最新趋势,同上和DE10 2011 055 658)。这里,我们将主要集中在接收部分,这是将热熟料分配到随后的冷却炉排所必需的。因此,该接收部分称为熟料入口分配系统。与后续部分的炉排表面相比,接收部分的炉排表面较小,但是由于接收部限定了在后续部分的宽度和长度上的熟料分布,因此接收部对冷却效率和热量回收具有巨大影响。
目前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接收部分具有倾斜的静止炉排表面。熟料从窑炉的熟料出口掉落到倾斜的静止炉排表面上,然后滑落到后续部分。因此,熟料从窑炉到第二部分的输送基本上是通过重力实现的。
EP 3 112 786 A1建议一种具有接收部分的水泥熟料冷却器。接收部分具有炉排表面,该炉排表面具有叠置的炉排元件的排,其中,炉排元件彼此紧靠布置。为了去除粘附的熟料的积聚,可以将静止炉排元件之间的少量炉排元件平行于炉排表面来回移动。
EP 0 826 940 B1建议通过在示出增加的熟料高度的部分中保持在接收部分中的熟料流从而触发熟料流到炉排的降低高度那些部分,在第二炉排部分上使熟料床高度均匀化。
US 2016/223261 A1提出了用于将水泥熟料从旋转窑炉冷却和输送到传送机的熟料出口的步行地板式输送机。步行地板式输送机包括平行于输送方向延伸的纵向往复运动的木板,彼此并排布置,并且在彼此之间布置有移动间隙。
US 5,683,043提出了一种带有冷却炉排的推入式炉排冷却器,该冷却炉排包括固定板和振荡炉排板。冷却炉排上的材料被输送到振动筛上。振动筛被插入炉排系统的排料端和破碎机之间。振动筛将物料的细颗粒和超细颗粒与超大颗粒分离。具有进料斗的破碎机位于振动筛的末端,并装有过大的物料。紧邻破碎机上游的振动筛消除了物料堆积在破碎机前方的问题。
由US 2,103,170 A和US 5,976,243 A也已知具有振荡炉排板的另外的熟料冷却器炉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提高水泥熟料设备中能量回收效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利特有限公司,未经阿利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征信二代信用报告指衍生变量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