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暖通蓄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3536.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0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彬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暖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通蓄冰装置,包括制冷机构和与制冷机构连通的蓄冰箱,所述蓄冰箱的内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所述保温支撑板,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该暖通蓄冰装置,通过制冷机构和蓄冰箱的设置,可以直接将装置悬挂安装在建筑外部,有效节省装置的占地面积,单独设置的送风机构,也可以方便电力的统计,在控制第二电磁控制阀门启闭的情况下,为用户用电量的统计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为对每一个用户使用情况的分析提供便利,而且采用低谷蓄冰,峰值送冷的方式,在保证房间内部温度的有效调控下,还可以极大的节省用电量,长时间使用后,可以节约大量的用电量,有效的实现了夏季用电的削峰填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暖通蓄冰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出现了供电短缺、紧张的局面。暖通空调系统提倡合理用电,节约能耗,解决电力资源的峰谷现象。蓄冰空调技术正符合这一条件。蓄冰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采用蓄冷和制冷装置电网低谷时的廉价电费计时区域,进行蓄冰作业;而在空调高峰负荷时,将所蓄冰冷量释放的成套技术。蓄冰技术要合理选择蓄冰介质、蓄冰装置与设计系统组合,利用优化的传热手段,通过自动化控制,周期性地实现高密度的介质蓄冰与合理的冷量释放。
现有的蓄冰装置占地面积大,在小区式的住房中,因为占用面积较大而常常不被采用,而且蓄冰装置管理复杂,使用十分不便,为此特提供一种暖通蓄冰装置,缩减占地面积,方便蓄冰装置的安装,使得用户更加容易接受。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暖通蓄冰装置,解决了常规的蓄冰装置占用面积较大,常常不被采用,而且蓄冰装置管理复杂,使用十分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暖通蓄冰装置,包括制冷机构和与制冷机构连通的蓄冰箱,所述蓄冰箱的内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所述保温支撑板,所述蓄冰箱的内壁之间且位于保温支撑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制冷板,所述制冷板的数量设置有四个,所述制冷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导风板间隔均匀的排布在制冷板的顶部,所述保温支撑板的顶部,四个所述导风板的顶部分别与蓄冰箱内腔的顶部和保温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冰箱的左侧且位于导风板的左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蓄冰箱的右侧且位于导风板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蓄冰箱的左侧且位于制冷板的下方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制冷机构的表面通过连通机构与固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蓄冰机构。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回流管,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之间依次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回流管均设置在制冷箱的内部,且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均固定安装在制冷箱内腔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流入管、流出管、两个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门和第二电磁控制阀门,两个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门分别设置在流入管和流出管的表面,所述第二电磁控制阀门设置在回流管的表面,所述流入管和流出管的一端均与回流管的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控制阀门设置在流入管和流出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流入管和流出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管的一端顶部和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蓄冰机构包括多个所述U型管、延伸管和缓冲管,多个所述U型管的两个端口均与延伸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延伸管的内表面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U型管的两个端口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缓冲管的两端均与延伸管的内部连通,且缓冲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限位板的上方和下方。
优选的,所述延伸管的一端与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且固定管的内表面轴向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隔板相适配的第二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彬,未经薛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