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ZigBee的智能疏散指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3701.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曾美婷;赵道亮;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17/1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igbee 智能 疏散 指示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疏散指示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人群密度检测装置、消防管理平台、应急照明灯、动态疏散指示和疏散指示灯;消防管理平台根据烟雾报警,温度以及人员密度信息和楼栋地图生成疏散路线,开启疏散路线上的应急照明灯、动态疏散指示和疏散指示灯,有效引导楼栋的人员选择最佳疏散方向和疏散路径进行安全疏散,提高逃生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疏散指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空间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其结构设计方面相对于疏散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发生火灾,易导致伤亡事件。深究其发生原因,除了主要的火灾发生外,建筑自身的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疏散管理不规范也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建筑中布置的疏散指示彼此是独立的,没有信息传输功能,不能实现远程监管与控制。在火灾发生时,传统的疏散指示系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疏散路径方向指示,从而无法为疏散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疏散路径指示。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的一种WLAN协议。它具有通信距离短、传输延时小、能源功耗小、建设成本低等优点。多个ZigBee节点可以自组网形成具有数据采集、收发和处理能力的无线传感网络。
现有楼宇逃生指引往往是在墙上靠近地面的位置设置若干指示牌,这些指示牌在使用的时候指示很不清晰,也不能根据具体的火灾情况设定不同的逃生指示对楼宇的火灾救援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疏散指示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疏散指示系统,包括:
安装在每个楼层内的信息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用于检测楼道烟雾报警信息、温湿度信息和人员密度分布信息,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烟雾检测报警器、温湿度检测器和人员密度检测装置,所述烟雾检测报警器、温湿度检测器和人员密度检测装置内均安装有ZigBee模块;
安装在楼道内并与ZigBee模块连接的ZigBee物联网基站,用于将烟雾信息、温湿度信息和人员密度分布信息传输至消防管理平台;
与ZigBee物联网基站连接的消防管理平台,消防管理平台内预存有消防管理平台的楼栋地图;
安装在楼道并与所述消防管理平台连接的智能控制器和应急电源;
所述智能控制器与应急电源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控制应急电源开启供电;
安装在每个楼层内用于疏散人群的疏散装置,所述疏散装置包括与所述应急电源连接的应急照明灯、语音提示器和疏散指示灯,所述应急照明灯、语音提示器和疏散指示灯内均安装有独立控制开关的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烟雾检测报警器,用于采集烟雾报警信息;所述人员密度检测装置,用于收集建筑人员的拥堵信息并通过ZigBee模块上传至所述消防管理平台。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消防管理平台,用于根据烟雾报警信息与人员拥堵信息在楼栋地图上规划出疏散路径,根据火灾实时信息,网络联动改变疏散方向,并发送控制指令给所述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根据实时火灾情况,给出疏散动态指示,并控制应急电源和相应的疏散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ZigBee模块内预存有所在烟雾检测报警器的位置信息和人员密度检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发生烟雾报警信息和人员拥挤时,所述ZigBee模块将人员拥堵的位置信息和烟雾检测报警所在位置信息一同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楼栋地图上标记有每个所述烟雾报警器、温湿度检测器、人员密度检测器、应急照明灯、语音提示器和疏散指示灯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