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骨髓内钉固定锚及锁骨髓内钉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3974.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骨 髓内钉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锁骨骨折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骨髓内钉固定锚及锁骨髓内钉固定装置。本发明包括基础螺套,所述基础螺套的外壁构成用于胀紧式或螺纹式配合在锁骨处定位孔上的配合面,基础螺套的管腔构成可供髓内钉经由定位孔进入锁骨髓腔的通行腔;本锁骨髓内钉固定锚还包括用于径向的锁死髓内钉端部的定位件。锁骨髓内钉固定锚实现了对髓内钉的端部的可靠定位效果,并避免髓内钉在锁骨髓腔内出现脱落及意外扭旋状况;而锁骨髓内钉固定装置用于在微创环境下,实现对已骨折锁骨的高效的固定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骨骨折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骨髓内钉固定锚及锁骨髓内钉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的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中段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切开显露骨折区域,然后采用复位钢板进行复位固定,这种方法切口长、创伤大,对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大,术中出血多,副损伤多,需二次取出,病人手术后恢复时间长。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在骨科手术治疗中使用微创手术越来越普遍,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1474092A”的锁骨交锁髓内钉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最为常规的髓内钉的固定方式:使用时,在锁骨内、外两端开口扩髓将主钉完全置于锁骨内,在通过自攻方式将锁钉径向穿透锁骨后配合在主钉两端预留孔处,从而固定主钉与锁骨。显然的,一方面,主钉的两端需安装闷头,其在使用过程中或者拆卸髓内钉时易发生脱落,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主钉沿锁骨髓腔安装,手术不方便,尤其是术后取出更是问题,患者所受痛苦增加,同时抗扭和抗旋能力也较差,这为后期愈合康复带来不利隐患。最后,整个主钉的固定完全依赖锁钉相对锁骨骨体的自攻性来决定,主钉的工作可靠性也存疑。随着骨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在锁骨骨折的治疗中开展微创手术是大势所趋,如何解决微创手术与锁骨骨折固定的难题是手术医生必须直视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锁骨髓内钉固定锚,该锁骨髓内钉固定锚实现了对髓内钉的端部的可靠定位效果,并避免髓内钉在锁骨髓腔内出现脱落及意外扭旋状况;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锁骨髓内钉固定锚的锁骨髓内钉固定装置,其具备操作便捷及定位准确牢固的优点,能在微创环境下,实现对已骨折锁骨的高效的固定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骨髓内钉固定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螺套,所述基础螺套的外壁构成用于胀紧式或螺纹式配合在锁骨处定位孔上的配合面,基础螺套的管腔构成可供髓内钉经由定位孔进入锁骨髓腔的通行腔;本锁骨髓内钉固定锚还包括用于径向的锁死髓内钉端部的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基础螺套的位于锁骨外的顶端面处向上延伸布置翼片,各翼片环绕基础螺套轴线依序均布;翼片的根部与基础螺套的顶端面间形成铰接配合,从而使得翼片可相对基础螺套的轴线作相近及相离的铰接摆动动作;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沿基础螺套的轴线方向下行,且压环的内环面构成用于收束全部翼片的收束腔,此时全部翼片均位于髓内钉的端部外壁与压环内环面之间区域处,且全部翼片因受到压环的内环面的径向压力从而径向锁死髓内钉。
优选的,所述翼片的外侧翼面为螺纹面,所述压环为锁紧螺母;翼片产生向基础螺套的轴线的相近动作时,各翼片的螺纹面共同组合形成可供压环内环面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
优选的,所述翼片外形呈由延伸端至铰接端板宽逐渐增厚的水滴型板体状,且翼片的板厚由延伸端向铰接端逐渐增厚。
优选的,所述压环的内环面的朝向基础螺套的一端呈口部逐渐外扩的喇叭孔状。
优选的,所述基础螺套的用于伸入锁骨髓腔的底端筒壁设置用于避让髓内钉安装路径的缺口槽;基础螺套的顶端面处布置有用于指向缺口槽方位的指示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