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工格室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4182.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德科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工 铺设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格室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包括固定在土工格室左右两侧的轨道,轨道上滑动连接有若干张拉组件,张拉组件可沿轨道自由滑动,张拉组件包括位于前端的可拆卸连接的拉伸杆,拉伸杆竖直设置,拉伸杆用于穿设在土工格室中提供张拉力;还包括用于连接土工格室尾端的张拉架。所述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起始端锚杆固定;(2)轨道固定;(3)挂网;(4)张拉土工格室;(5)填料压实。本发明中的导轨、锚杆、张拉组件均可重复利用,起始端锚杆只在铺设起点使用,相比现有工艺,使用该装置和方法铺设土工格室可大大降低锚杆的消耗量,缩减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工格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工格室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土工格室是由HDPE、PP、PET等高分子材料在接点处通过焊接、插接、铆接、注塑等工艺形成的一种三维网状格室结构,具有伸缩自如,运输时可缩叠的特点。施工时张拉成网状,然后在格室中填入泥土、碎石、混凝土等松散物料,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有较高的侧向限制和防滑能力,可有效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并分散荷载。
目前土工格室铺设时,主要依靠人工站在四周将土工格室拉伸成网状,再在四周通过锚杆固定,然后在土工格室网格内填入填料压实。目前的土工格室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人工张拉过程中,受人员、产品、施工场地等因素影响,对土工格室张拉效果影响很大。尤其是土工格室网格尺寸小、筋带厚、筋带高、施工现场有松散沙土的情况下,人工很难张拉到位,严重影响了土工格室的加筋、加固效果。二是使用锚杆多,材料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三是施工人员多、铺设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工格室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土工格室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工格室铺设装置,包括固定在土工格室左右两侧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有若干张拉组件,张拉组件可沿轨道自由滑动,张拉组件包括位于前端的可拆卸连接的拉伸杆,所述拉伸杆竖直设置,拉伸杆用于穿设在土工格室中提供张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呈T字形,轨道下方设有若干支撑座,轨道固定于支撑座上,支撑座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为多组,单侧相邻的两轨道之间通过固定件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位于竖直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座与水平板相固定,张拉组件连接在竖直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通过第一竖直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且两个第一滚轮与竖直板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竖直连杆上设有第二滚轮,竖直板的内表面上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道水平的沟槽,所述第二滚轮卡设于沟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前端均均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有Z字形的延伸条,延伸条的前端设有拉伸杆卡槽,拉伸杆穿设于拉伸杆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连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张拉架,所述张拉架包括三角形的机架,机架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外部拖拉装置连接的连接座,机架的后端上设有水平的导向板,导向板的结构与导轨相同,导向板上滑动连接有若干张拉组件。
一种土工格室的铺设方法,采用上述的土工格室铺设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起始端锚杆固定:在土工格室铺设的起点处固定起始端锚杆,起始端锚杆的数量等于土工格室宽度方向格室的数量,相邻起始端锚杆的距离等于格室对角线的长度;
(2)轨道固定:根据土工格室的铺设宽度和铺设起点将轨道固定于路基上,使两侧拉伸杆之间的距离等于土工格室的铺设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德科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德科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