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4378.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白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114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垃圾 分类 回收 系统 | ||
1.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若干智能垃圾桶,所述智能垃圾桶与服务器远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投料口,多个用于存储不同类别垃圾的子垃圾存储箱,用于获取所投料的垃圾图像的摄像头,及用于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引导至对应子垃圾存储箱内的垃圾分拣执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电子标签,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
电子标签识别模块:用于在智能手环接近智能垃圾桶的垃圾投料口时,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
照明控制模块:用于在智能手环的电子标签识别通过时,控制设置的LED灯开启;
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摄像头采集的垃圾图像中的垃圾种类;
显示模块:用于将摄像头采集的垃圾图像和图像识别模块识别的垃圾种类显示在设置的显示屏上,还用于显示垃圾分类选择;
垃圾分拣执行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垃圾分类选择的选择结果,并将选择结果与图像识别模块识别的垃圾种类进行对比分析,若选择结果与图像识别模块识别的垃圾种类相同,则生成垃圾分类正确信号;若选择结果与图像识别模块识别的垃圾种类不同,则生成垃圾分类错误信号,还用于控制垃圾分拣执行机构将垃圾根据图像识别模块识别的垃圾种类,引导至对应子垃圾存储箱内;
积分奖励模块:用于在获取到垃圾分类正确信号时,生成奖励积分并保存在智能手环的电子标签中;用于在获取到垃圾分类错误信号时,生成惩罚积分,并根据惩罚积分对保存在智能手环的电子标签中的积分进行扣除;还用于将积分同步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远程通信连接;
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放置在智能垃圾桶侧壁并检测垃圾存量;
状态感应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垃圾存量达预设的满状态阈值时,通过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智能垃圾桶已满的满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
语音提示模块:用于在获取到垃圾分类正确信号时,发出垃圾分类正确语音提示;用于在获取到垃圾分类错误信号时,发出垃圾分类错误语音提示;还用于在状态感应模块检测到垃圾存量达预设的满状态阈值,且电子标签识别模块检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垃圾桶已满语音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
状态提示模块:用于在状态感应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智能垃圾桶已满的满状态信息时,通过智能垃圾桶外部设置的LED指示灯进行状态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
GPS定位模块:用于采集智能垃圾桶的定位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并记录投入智能垃圾桶中垃圾的类别及数量,生成统计信息;
通信模块:用于将定位信息和统计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地图分布模块:用于根据智能垃圾桶的定位信息和预设的地图信息生成智能垃圾桶的地图分布信息。
垃圾回收模块:用于根据状态感应模块和地图分布模块对各个智能垃圾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分析计算用于及时清理并回收已满智能垃圾桶的清洁人员调度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智能垃圾桶的定位信息和统计信息,获取各个区域的垃圾特征,并根据垃圾特征分析区域经济特征和消费习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对智能垃圾桶的投放位置和子垃圾存储箱的大小进行规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3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