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交换型COF@MOF/M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54585.9 申请日: 2020-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2604715B 公开(公告)日: 2023-02-03
发明(设计)人: 栾奕;杨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段造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31/16 分类号: B01J31/16;B01D53/86;B01D53/72
代理公司: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代理人: 蔡明明
地址: 215501 江苏省苏州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离子 换型 cof mof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型COF@MOF/M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合成MOF晶体材料,再合成COF@MOF材料,最后引入交换金属离子,形成离子交换型COF@MOF/M复合材料。本发明在COF@MOF核壳结构的合成后将金属离子固定在核壳结构的节点处,发挥单原子催化活性;COF包覆MOF形成COF@MOF核壳结构,一方面形成多级孔道结构,在吸附污染物小分子的时候会有层层递进的效果,而且片层中间会形成纳米限域效应,提升催化性能,另一方面由于COF的稳定外壳结构MOF在进行金属离子交换过程中不会造成结构坍塌,维持原有骨架的形状;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的离子交换型COF@MOF/M复合材料,用于催化苯乙烯降解时,降解效率明显提升,提升达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型COF@MOF/M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热稳定性能优异、材料的内部和外部均为功能化可调等特性,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催化、化学分离、气体储存、药物传递和传感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美国加州大学体系的Pingyun Feng和Xianhui Bu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集成的COF@MOF协同装配策略,通过MOF:[(M3-(OH)1-x(O)x(COO)6]型和COF:[B3O3(py)3]型叠加。采用这种策略,acs构型框架的配位驱动组装与COF框架的缩合反应同时发生,并协同作用于一个C3对称的三聚体硼氧化合物分子(tpb)中。吉林大学的裘式纶教授课题组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Valentin Valtchev教授证明了MOF可以生长在共价有机骨架(COF)膜上用于制造COF@MOF复合膜。合成的COF@MOF复合膜对H2/CO2混合气体的分离选择性高于单独的COF和MOF。COF@MOF复合膜在H2/CO2气体对混合分离中,超过了聚合物膜的罗伯逊上界,远高于各自的分离值及COF-300,Zn2(bdc)2(dabco)和ZIF-8膜。南京师范大学兰教授通过将NH2-UiO-66共价结合固定在TpPa-1-COF表面,合成了一种具有高表面积、多孔骨架和高结晶度的新型MOF/COF杂化材料。由此得到的多孔多孔混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的光催化H2演化。中山大学的李教授课题组报导了一种介孔MOFs:NH2-MIL-101(Fe)为核心,生成具有介孔COFs:NUT-COF-1(NTU)为外壳的新多孔核壳材料。通过共价连接工艺,复合材料NH2-MIL-101(Fe)@NTU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分级孔隙度,并探讨了MOFs与COFs在多相催化中的协同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华教授课题组将MOFs与COFs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MOF@COF核-壳杂化材料,即:合成了具有高结晶度和分级孔结构的NH2-MIL-68@TPA-COF。NH2-MIL-68@TPA-COF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见光驱动光催化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韩国浦航科技大学博士后Dong-Pyo Kim等人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多功能平台:一种金属掺杂的核-壳结构的MOFs@COFs(Pd/TiATA@LZU1)。这种MOF@COF使用含NH2基的MOFs可以直接生长在COF外壳,而不需要额外的功能化步骤。可见,COF@MOF复合材料的多孔核壳结构,在节能分离技术、光催化H2、分离、能量转化和其他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VOC类有害物质如苯乙烯等进行降解处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分子筛。但是实验得知,分子筛的降解效率只有50%左右,而COF@MOF复合材料也只有80%左右。因此,从降解效率上讲,利用COF@MOF复合材料降解苯乙烯等有害物质,还具有一定的研究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COF@MOF复合材料中通过合成后交换金属离子引入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离子,提升催化性能;COF包覆MOF形成COF@MOF核壳结构,一方面形成多级孔道结构,在吸附污染物小分子的时候会有层层递进的效果,而且片层中间会形成纳米限域效应,提升催化性能,另一方面由于COF的稳定外壳结构MOF在进行金属离子交换过程中不会造成结构坍塌,维持原有骨架的形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段造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段造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