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6011.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圣恩;郭东祐;洪成和;朴钟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2 | 分类号: | F16D25/0632;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韩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变速器 离合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同轴地安装到所述第一主体;摩擦元件,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摩擦活塞,其构造成通过使用液压来轴向地按压所述摩擦元件;可伸缩机构,其包括咬接离合器,所述咬接离合器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旋转,所述可伸缩机构通过在其轴向方向上重复地施加压力来重复地接合和分离所述咬接离合器;以及操作活塞,其构造成在所述可伸缩机构的轴向方向上向所述可伸缩机构提供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变速器中使用的动力控制装置的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自动变速器等可以使用通过液压操作的多个动力控制装置来接合期望的档位。
也就是说,可以使用例如离合器或制动器的多个动力控制装置,通过使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接合或分离来转换成各种档位。
“离合器”是使分别旋转的两个旋转件接合或分离的装置,“制动器”是当两个旋转元件中的一个是例如变速器壳体的固定部分时,将一个旋转元件停止的状态和一个旋转元件旋转的状态进行转换的装置。
也就是说,除了目标部分是否全部是旋转件之外,在实际构造中离合器和制动器几乎相同。
在现有技术的液压自动变速器中使用如下机构:离合器和制动器两者都包括通过在两个部分之间交替地堆叠多个盘片和板而构造的盘片组,并且通过使用液压按压盘片组来改变盘片与板之间的摩擦,从而使两个部分接合或分离。
如上所述,在本文中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概念的动力控制装置在包括制动器的组合部件中被称为“离合器装置”,以区别于单个离合器。
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变速器中使用的离合器装置需要用于盘片组的多个盘片和板,并且盘片组必须传递或接收的扭矩越大,则可以使用更多的盘片和板。
然而,如上所述,当盘片组的板和盘片的数量增加时,在它们之间产生的阻力也增加,这成为即使不操作离合器装置也消耗动力的主要因素,这导致减小变速器的动力传输效率。
上述作为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不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中。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构造成用于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构造成通过传递或接收足够的扭矩并显著减小在变速器中使用的离合器装置中的阻力来提高变速器的动力传递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造成用于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同轴地安装到所述第一主体;摩擦元件,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摩擦活塞,其构造成通过使用液压来轴向地按压所述摩擦元件;可伸缩机构,其包括咬接离合器,所述咬接离合器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旋转,所述可伸缩机构通过在其轴向方向上重复地施加压力来重复地接合和分离所述咬接离合器;以及操作活塞,其构造成在所述可伸缩机构的轴向方向上向所述可伸缩机构提供压力。
所述可伸缩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咬接齿轮,其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外表面上;咬接壳体,其旋转和轴向移动被所述第二主体限制;咬接环,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咬接壳体中,并且在其内表面上具有所述第二咬接齿轮,以通过与所述第一咬接齿轮啮合而形成所述咬接离合器;复位弹簧,其安装成在与所述操作活塞所施加的压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咬接环施加弹力;以及切换环,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咬接壳体中,并且利用所述操作活塞施加的压力来移动所述咬接环,使得当所述咬接环从所述咬接壳体移出来时,所述咬接环沿着相对于所述咬接壳体的方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