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坞止水构件及其制备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6749.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安;盛健;刘耀顺;徐咏春;马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5/02 | 分类号: | B63C5/02;B63C1/08;E02D5/04;E02D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坞 止水 构件 及其 制备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坞止水构件及其制备安装方法,船坞止水构件包括:钢板桩组,包含多个钢板桩,钢板桩包括钢板桩本体和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凸形翼缘板板和凹形翼缘板,凸形翼缘板板和凹形翼缘板分别位于钢板桩的两侧,相邻两个钢板桩之间通过凸形翼缘板板和凹形翼缘板相互扣合在一起,多个“]”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分别设置在钢板桩翼缘板两侧,固定焊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在锤击送桩时对钢板桩进行有效的限位,用“]”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消耗掉侧向动能,可明显保障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翼缘板的扭曲和锁口的脱落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坞止水构件及其制备安装方法,属于水运工程技术领域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船坞坞墙钢板桩施工过程中,送桩、喂桩采用振动锤击送桩,先插桩成一排屏风状,再间隔送桩,桩顶最终至泥面高度6-8m,插装时入土深度较浅,施工过程中由振动锤对受压构件产生的侧向偏心力可由钢板桩自由转动消耗。当一排桩的桩顶距泥面6-8m后,开始往泥面以下锤击送桩时,桩身下部由于受前后土体的固结作用,钢板桩无法在一定程度内自由转动,由于钢板桩形心轴与锤击中心点,在锤击过程中所产生的竖向力无法保证在同一位置,且钢板桩前后板重度不一样,受压构件产生的侧向力将靠翼缘板锁口前后振动消耗。此过程持续容易造成钢板桩锁口松弛、脱落。钢板桩整体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变形,对于后期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均有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坞止水构件及其制备安装方法,以减少锤击过程中对翼缘板锁口的损伤。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坞止水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桩组,包含多个钢板桩,钢板桩包括钢板桩本体和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凸形翼缘板板和凹形翼缘板,凸形翼缘板板和凹形翼缘板分别位于钢板桩的两侧,相邻两个钢板桩之间通过凸形翼缘板板和凹形翼缘板相互扣合在一起,多个“]”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分别设置在钢板桩翼缘板两侧,固定焊接。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两侧的“]”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不在同一截面高度处。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中位置最低的一块板到泥面的标高小于等于2m。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中位置最低的一块板到泥面的标高大于等于1米,小于等于2m。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各个“]”字型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为0.5米。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各个平板限位钢板之间的间距为0.5米。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字型限位板的主板净长150mm,侧板净长100mm,板高100mm,厚20mm,平板限位钢板宽100mm,高20mm,长150mm。
本发明还提供船坞止水构件的制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制作钢板桩,钢板桩为六边形,通过钢板的弯折或焊接而成,在六边形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凹形翼缘钢板和凸形翼缘钢板,相邻的一个钢板桩凹形翼缘钢板和另一个钢板桩凹形翼缘钢板凸形翼缘钢板的位置相匹配;
步骤二、将多个相邻的两个钢板桩的凹形翼缘钢板和凸形翼缘钢板扣在一起,形成钢板桩组;
步骤三、取预定数量的“]”字型限位板和平板限位钢板,将“]”字型限位板焊接在凹形翼缘钢板侧,将平板限位钢板焊接在凸形翼缘钢板一侧,焊角坡高6mm,焊缝长度为板长的一半。
进一步,本发明的船坞止水构件的制备安装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焊接时,两侧限位板不在同一截面高度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