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灭菌作用的驱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6936.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路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36 | 分类号: | A01N65/36;A01N65/22;A01N65/08;A01N31/02;A01N37/02;A01N31/08;A01N61/00;A01P1/00;A01P3/00;B01D53/72;B01D5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红江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灭菌 作用 驱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灭菌作用的驱味剂,包括以下原料:艾草发酵液、改性活性炭、麦饭石、白醋、乙醇、无机碱性物质、中药组合物、木质素、对氯间二甲苯酚、植物精油、亚硫酸盐、表面活性剂,通过对艾草进行发酵获得的艾草发酵液,能够进一步提取出艾草的有效成分,提高其杀菌效率,通过加入改性活性炭,能够极大的提高驱味剂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驱味效果,通过加入无机碱性物质,能够与臭味中主要的的酸性物质中和反应,减少臭味,通过加入植物精油,精油具有香味能够驱味,同时具有杀菌的效果,通过加入木质素、对氯间二甲苯酚协同增效,能够更进一步提高驱味剂的杀菌、驱味等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味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灭菌作用的驱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异味物质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有硫醇类、氨、硫化氢、二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铬酸和酚类等。异味污染主要危害人体以下几个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硫化氢气体异味,有剧毒,人体的感知量为0.00037mg/m3,含0.1%硫化氢的气体,可使人体中毒,浓度更高的硫化氢在短时间内可使人致死。
现有的驱味剂大多是空气清新剂或吸附剂,很多都只有掩盖气味或者吸附气味的作用,效果单一,不具备杀菌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灭菌作用的驱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灭菌作用的驱味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艾草发酵液20-30份、改性活性炭10-20份、麦饭石10-20份、白醋1-5份、乙醇1-3份、无机碱性物质2-6份、中药组合物6-12份、木质素3-9份、对氯间二甲苯酚1-5份、植物精油1-3份、亚硫酸盐0.5-1.5份、表面活性剂0.5-1.5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艾草发酵液22-28份、改性活性炭13-17份、麦饭石12-18份、白醋2-4份、乙醇1.5-2.5份、无机碱性物质3-5份、中药组合物7-11份、木质素4-8份、对氯间二甲苯酚2-4份、植物精油1.5-2.5份、亚硫酸盐0.8-1.2份、表面活性剂0.7-1.3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艾草发酵液25份、改性活性炭15份、麦饭石15份、白醋3份、乙醇2份、无机碱性物质4份、中药组合物9份、木质素6份、对氯间二甲苯酚3份、植物精油2份、亚硫酸盐1份、表面活性剂1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艾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艾草,在清水中洗净、剪碎并晾干,加入沸水焯1-3min,冷却,沥干;将沥干的艾草装入发酵罐中,加入4-6倍的纯水,接种1-3%的生物发酵剂,密封,置于室温发酵30-40h,过滤除杂,得到艾草发酵液。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生物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4-8份米糠、2-6份发酵燕麦麸皮、1-3份磷酸二氢钙、2-3份产朊假丝酵母、2-3份巨大芽孢杆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用含有2%蜂蜜的水溶液将水分调整为30-40%,室温下厌氧发酵3-5d,得到生物发酵剂。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配比称取无烟煤粉末、焦油和果壳并在炭化炉中以700-900℃处理1-3h并且进行粉碎处理,得到活性炭粉末,之后在醋酸溶液中浸泡30-40min,干燥后加热至80-100℃溶胀2-4h,冷却,过滤,将过滤物用去离子水洗至pH呈中性,真空干燥,然后加热至800-900℃后,通入水蒸气进行扩孔,冷却后经酸洗、水洗和干燥,然后置于300-400℃焙烧2-3h,冷却,得到改性活性炭粉末。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无机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路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路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圆特征的双目视觉位姿估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装置